送萧萧征马向边州,都护出安西。正啼鸦噪晚,惊沙击面,烟树凄迷。
灞上回头南望,鳷鹊夕云低。谁识阳关意,兀坐渔师。
揽辔而今焉向,黯兰生荪苦,天上相思。僾回风北溯,乐莫乐相知。
莽千里龙沙雁碛,借天山砥锷浮鲸鲵。归须早,今年金印,斗大提携。
八声甘州 送伯愚之乌里雅苏台。唐代。沈曾植。 送萧萧征马向边州,都护出安西。正啼鸦噪晚,惊沙击面,烟树凄迷。灞上回头南望,鳷鹊夕云低。谁识阳关意,兀坐渔师。揽辔而今焉向,黯兰生荪苦,天上相思。僾回风北溯,乐莫乐相知。莽千里龙沙雁碛,借天山砥锷浮鲸鲵。归须早,今年金印,斗大提携。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
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浙江嘉兴人。字子培,号巽斋,别号乙盫,晚号寐叟,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轩、持卿、乙、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誉称“中国大儒”。
太湖诗·上真观。唐代。皮日休。 径盘在山肋,缭绕穷云端。摘菌杖头紫,缘崖屐齿刓。半日到上真,洞宫知造难。双户启真景,斋心方可观。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琪树夹一径,万条青琅玕。两松峙庭际,怪状吁可叹。大螾腾共结,修蛇飞相盘。皮肤坼甲胄,枝节擒貙犴。罅处似天裂,朽中如井眢。褵褷风声癣,跁跒地方痑。根上露钳釱,空中狂波澜。合时若莽苍,辟处如轘辕。俨对无霸阵,静问严陵滩。灵飞一以护,山都焉敢干?两廊洁寂历,中殿高巑岏。静架九色节,闲悬十绝幡。微风时一吹,百宝清阑珊。昔有叶道士,位当升灵官。欲笺紫微志,唯食虹影丹。既逐隐龙去,道风由此残。犹闻绛目草,往往生空坛。羽客两三人,石上谭泥丸。谓我或龙胄,粲然与之欢。衣巾紫华冷,食次白芝寒。自觉有真气,恐随风力抟。明朝若更住,必拟隳儒冠。
忆秦娥(初春)。宋代。杨万里。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鱼游春水 春暮。明代。夏完淳。 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句。凤楼人远箫如梦,鸳枕诗成机不语。两地相思,半林烟树。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晚渡。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十二时中,情怀无数。
游天平山白云泉。宋代。万俟绍之。 踏开松径几层阴,一勺寒泉洗客心。高处天风吹面泠,险边石磴警人深。祠尊范像香烟润,碑刻唐诗藓晕侵。鸟道更能幽绝处,恨无足力可登临。
上郡伯陆师台十四韵。明代。区宇瞻。 圣世需良仕,书屏属俊人。名家龙种异,惊代凤毛振。槜李标灵气,文章见席珍。三千击瀚海,九万出风尘。法座推经笥,朱轓拜玉鳞。一麾湘峡镇,五马沥湖春。河润沾闾井,磨砻遍海滨。仁流称泽国,化浃蔼兰薰。共喜玄英令,欣瞻紫气辰。岁星光甸宇,玉树起苍旻。奕叶隆三锡,箕裘集八荀。华封勤颂祝,贤相重臣邻。簪绂年方盛,勋猷日与新。伫看调燮任,徵赐宠皇恩。
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 其六。明代。边贡。 羽盖飘飖白日临,回光应烛小臣心。愿同汲黯留中闼,更拟相如赋上林。
次韵周圣举过苏次元四首 其四。宋代。汪藻。 吴儿雅多姿,不肯藏白地。因君更增情,吹雨作春泪。三年师命留,千日中山醉。一闻高唐赋,令我有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