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峤方壶共五山,上随潮往下随还。
二山流落初何在,新喜归吾几案间。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唐代。曾丰。 圆峤方壶共五山,上随潮往下随还。二山流落初何在,新喜归吾几案间。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句。元代。方澜。 以诗为佛事,随地学山居。煖容时借酒,寒力晓欺绵。万事集双鬓,百年堪几愁。江流拍岸阔,海气入城凉。疏钟出烟寺,新月入人家。
民国二十三年秋月,澄翰学校三十周年纪念,适余君永校六十三周年,题诗一章以赠之。近现代。薛昂若。 屈指光阴卅载前,那知立校竟同年。几经沧海桑田变,成绩依然盈万千。
题蔡方麓修撰早朝图。清代。查慎行。 水晶帘卷月如钩,侍史妆成尽下楼。比似早朝还较早,不教君起看梳头。
题滕学士九华山书堂。宋代。梅尧臣。 处山方畏浅,曾慕结深庐。要与云峰近,宁将野客疏。涧苗来入俎,林鸟或窥书。何事轻兹乐,而从出塞车。
圆方外明伟室。宋代。释居简。 沙砾不自汰,清明日遄逝。充此一寸虚,八纮静无翳。天风卷沧溟,涛山郁岧峣。悠然一沤灭,中有湛不摇。方其澄湛时,十日洞无际。用晦乃全功,何妨九乌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