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毫忽补于时,用尽初心卒见遗。
不拔一毛徒自利,杨朱作计未为痴。
赠笔工周永年二首。唐代。曾丰。 岂无毫忽补于时,用尽初心卒见遗。不拔一毛徒自利,杨朱作计未为痴。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自闻抛五马,强半在杭州。古洞烟霞暖,西湖菱芡秋。
乞碑寻大令,买棹下长洲。好是家人语,萧郎爱远游。
萧使君有惠政于吾州别十有六年矣今以请碑文见过为赋三章志别君宦薄然五世同居近有义门之旌故末章及之 其一。明代。王世贞。 自闻抛五马,强半在杭州。古洞烟霞暖,西湖菱芡秋。乞碑寻大令,买棹下长洲。好是家人语,萧郎爱远游。
王唯颙款鹤轩 其二。明代。王鏊。 鹤鹤来前听我言,知君六翮快腾翻。云霄纵得天风便,惠养能忘旧主恩。
晴。清代。王恩浩。 久旱忽逢霖渥沛,新晴好听瀑悬淙。画梁语燕衔泥湿,绿树鸣蝉托荫浓。风涌潮头知水涨,雨馀山顶尚云封。一犁已足秧苗活,谁道天心不爱农。
堑石归樵。宋代。王称。 旦出事斤斧,薄暮归青林。涧迷猿鹿引,路滑莓苔侵。白云覆我顶,山风吹我襟。啸歌静炎燠,邈矣烟霞心。
风中柳 湖上。宋代。陈鎏。 万顷平湖,胜在吴山高处。两峰间、芦汀鸥渚。随波荡漾,见渔舟无数。云帆外、几村烟树。茶磨郊台,千古浮云去住。越溪中、五湖东注。桥边杨柳,已条条金缕。且留连、莫教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