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三教越禅机,语默同风和者希。
匝地周天居土眼,元来只在一毫厘。
与廖维高。唐代。释印肃。 精通三教越禅机,语默同风和者希。匝地周天居土眼,元来只在一毫厘。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召父歌送朱版曹升之守延平。明代。祝允明。 西北有高山,东南有大海。生我延平民,居中百千载。远在天南头,去圣人万里。欲得无菑害,秪赖贤守宰。圣人念远人,赐我慈父母。辍其股肱佐,来为赤子乳。我望朱夫子,如望汉召父。请为召父歌,女知召父不。召父善治田,从横正疆亩。始予我钱镈,以及奄铚艾。耦耕并牛犁,粳稌诸种艺。田功多方理,要领在水利。广开沟门阏,处处广浇灌。均水作约束,刻石防决泛。劭农走阡陌,止舍即野次。召父善教人,颁训从幼艾。孝弟正家族,勤谨不弛怠。趋役赴公事,和孙于社火。有禀特秀异,使结衿带佩。入学共弦诵,学古壮而仕。召父善阜财,民产加丰大。召父善听讼,无情不哗喙。饥渴召父食,寒祼召父被。召父善使人,随时各分代。召父善事神,水旱不为厉。人口岁增倍,讼盗悉衰止。召父去已久,循良风声在。惟有朱夫子,甚与召父似。凡此召父善,朱夫子尽备。夫子来毋迟,百姓日候伺。凡此召父事,于今益有赖。一一速施行,惠我起我惫。上戴天子恩,夫子还入拜。愿为公孤贵,名与召父配。
同崔员外访陈安国隐居。宋代。郭祥正。 共出尘埃外,来寻董监家。未能穿草屩,且欲驾柴车。谷断双桥险,门荒一径斜。客心聊为洗,石鼎煮新茶。
送康祭酒赴轮台。唐代。曹唐。 灞水桥边酒一杯,送君千里赴轮台。霜粘海眼旗声冻,风射犀文甲缝开。断碛簇烟山似米,野营轩地鼓如雷。分明会得将军意,不斩楼兰不拟回。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其一。唐代。贯休。 王室今如燬,仍闻丧我师。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寄陶昌化子师。清代。陈恭尹。 五月五羊城,积阴雨如泻。陶侯之官未及境,停车问我禺山下。贫家无酒留君欢,郊外移尊劳五马。相逢半是白头人,高僧况有青莲社。红楼朱榭次第开,临高可以挥金杯。石门香浦在左右,龙川羊峡东西来。陶侯胸中富山水,郭璞郦元那足比。文章词语妙今时,稽古宁知更如此。珠崖儋耳绝方舆,胜迹中华或未如。天遣陶侯分百里,尽搜灵秘入新书。别来著作今多少,海外音书阻鱼鸟。我从一跌落苔阶,卧疾罗浮过秋杪。怀君终夕寐难成,听尽宾鸿自北声。一笑相逢定何日,因风聊以赠平生。
玉溪精庐。元代。刘因。 居然山四颓,危槛俯晴春。川气生不极,翠润流衣巾。林阴起薄暮,酒色生微醺。歌声忽落谷,惊归欲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