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无人,亦无佛,广大楼台弥勒宅。豁开门户接群生,一念无心全用得。
證道歌 其二五六。唐代。释印肃。 亦无人,亦无佛,广大楼台弥勒宅。豁开门户接群生,一念无心全用得。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潇湘八景图 其三 山市晴岚。宋代。叶茵。 岩麓新霁浮紫烟,几家鸡犬喧一廛。憧憧人得蝇头利,不了青帘酤酒钱。松阴散乱日易暝,风光渐入牛羊径。赪肩赤脚分途归,野唱樵歌动幽听。
作篱。宋代。陆游。 生世八十余,日夜迫衰老。中年所筑舍,倾坏当官道。每逢风雨夕,性命凛莫保。况此芦竹藩,何恃不摧倒!今朝手自葺,不暇避涂潦。鸡豚有限隔,门巷得锄扫。岂惟御盗窃,亦足慰怀抱。阴云忽四垂,见事幸差早。
余常爱杜牧之晚花红艳静高树绿阴初之句还山居适当此时讽味不已有概于余心者用为韵作十绝 其七。宋代。程俱。 桑阴绕扶疏,墙下亦已树。柴门不须关,野老自来去。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 其十 煮茶。宋代。徐瑞。 枯樵生活火,清瀑荐灵芽。且赏此味永,从渠客未嘉。
代送一首。明代。符锡。 控带荆襄地,还居楚上游。郡寮宜镇净,参佐得风流。自是才难遇,何须职易修。明廷如简擢,不假更搜求。
秋日漫兴。明代。林廷玉。 粤国风光好,秋来兴味饶。雨添陂泽水,风涨海门潮。暑退尘襟涤,霜清瘴气消。几回閒拄杖,高咏过溪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