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一念周,无尽意风流。
丰干骑老虎,沩山跨水牛。
金刚随机无尽颂·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唐代。释印肃。 如来一念周,无尽意风流。丰干骑老虎,沩山跨水牛。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高陵篇(并序)。明代。卢熊。 高陵者,吴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盘门外三里。其妻吴夫人,子长沙桓王,皆附焉。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与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访之。征君因言:“余向曾过此,闻父老言地属沙湖金氏墓,上有木如虬龙然,每阴雨,若鬼物操舟荡漾之状。人或逐之,不见。寻伐树掘地,得金船长二尺许,其怪遂息。距今四十余年矣。”是日徘徊其下,久之而归。因作此诗,且为著辨,以启封殖之端云。炎精昔衰谢,海内皆鼎沸。董卓乱天常,曹瞒据神器。皇图竟沦没,昭烈尚颠沛。大野龙蛇斗,强弱共吞噬。有吴起江东,父子迹相继。破虏既忠壮,讨逆亦猛锐。发愤兴王业,指顾定吴会。句章破妖党,长沙掳勇鸷。灵威慑遐迩,义声薄中外。叱咤宛颍平,驰骋风霆厉。园陵赖修塞,山越销氛沴。徇国誓捐躯,赍恨悲早世。四叶垂鸿烈,三方开鼎峙。庙号极尊崇,功德褒显谥。□□□□□,补益见明智。当年奉烝尝,同穴祔幽竁。后代得贤令,洒扫给奴隶。斯文传至今,读者为歔欷。讵知岁月久,椎剽堕奸计。铭传赤乌字,镜括苍螭鼻。瑰珍付豪敓,遗甓留款识。或云金龙船,光怪发灵掞。云旗纷蹇,鬼物啸阴晦。登陟增感伤,宰木亦斩刈。骊山锢三泉,徒为身后累。俯仰千载余,英雄凛生气。伊谁任封殖,激劝由长吏。陈诗系风教,拭目睹高谊。魂兮或可招,欲效楚人{此夕}。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琐窗寒·寒食。宋代。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宋代。吴芾。 剧暑当三伏,新凉似九秋。日光还欲吐,云影未全收。
飞龙宫行。清代。王士禄。 临淄此地曾潜龙,倜傥颇有文皇风。夜半入宫星如雨,乾坤再辟成奇功。十有一祀帝业崇,耀武太原临河东。中经上党鸾雍雍,凝笳清跸临旧宫。眷言顾之拟沛丰,问疾赐酺欢无终。易以嘉号志所从,更闻金桥谣儿童,羊头山翠当朝宗。勒兵三十万,旌旗千里重。陈吴作绘燕公颂,潞州别驾堪豪雄。乾符坤珍一十九,并与兹邸传无穷。龙漦降庭蛇起陆,龙入蜀江作鱼服。雨黑延秋乌语哀,月明南内弦声促。阿荦凶狡阿环骄,何术豢龙同豢犊。渔阳尘压沈香栏,勿乃遥为故宫戮。噫吁嘻!飞龙宫,已寒烟,三郎魂魄何来还。
王子荣过家上冢。金朝。李俊民。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有怀都下寒食。宋代。李廌。 上国兹晨每豫游,仙仗缭绕来瀛洲。天王高御宝津楼,侍臣壁立环诸侯。箫韶引风摇树羽,晴波飞影动宸旒。阑干仙人深雾縠,楼前彩缆系龙舟。锦标霞举夺日精,万楫竞渡驰蛟虬。天颜一解四海春,乐岁已忘凶年忧。况今持盈戒欹器,不使逸豫常从流。锦帆高张亦佳耳,清汴东注贯扬州。
禁不起轻阴薄暮。的的蔫红,如今何处。剩有丛兰,楚累愁对黯无语。
天寒袖薄,更何苦,留人住却。只不胜情,怪梦后楼台如许。
长亭怨慢 文卿远游,失职牢落而归,倚此送之,不胜河梁日暮之感。。清代。梁启超。 禁不起轻阴薄暮。的的蔫红,如今何处。剩有丛兰,楚累愁对黯无语。天寒袖薄,更何苦,留人住却。只不胜情,怪梦后楼台如许。辛苦。正海云东指,又逐海潮西去。几番俊赏,都付与闲风闲雨。纵行遍芳草天涯,那便是玉郎归路。待春水生时,试倩断鸿回顾。
和程泰之阁学泛舟南溪遇雪韵三首。宋代。袁说友。 孤雁声悲南浦,渔人冷彻归蓑。独有耐寒琼玉,一枝先夺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