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何人敢授传,无师弟子佛众生。几多妄想成怪觉,执境迷心拜衲僧。
颂十玄谈 其二 心印。唐代。释印肃。 心印何人敢授传,无师弟子佛众生。几多妄想成怪觉,执境迷心拜衲僧。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颂古十八首。宋代。释师一。 食讫跏趺坐石床,斗间间气烛天光。几多业识茫茫者,衲被蒙头在醉乡。
无尘舫。明代。李东阳。 潇洒城西屋数椽,端居长在木兰船。东华尘土翻疑梦,南国江湖别有天。灯火对床怀夜泊,岩峦欹枕忆朝眠。囊空剩有图书载,地僻都忘里巷连。明月在庭知浪静,远山移坐觉风偏。行随树影如开䌫,坐扣阑干却代舷。欧老再逢须作记,李膺如到合登仙。吴桥宛对霜中宿,剡水真从雪后还。圣世已无浮海念,高情谁和濯缨篇。万间广厦何由见,见说君才好济川。
宜兴山房十首。宋代。李曾伯。 俄顷钟声到枕边,朦胧晓色试霜天。披衣欲起浑无事,赢得平明一觉眠。
昼锦堂 其二。清代。樊增祥。 杏靥分霞,莲跗叠雪,比翼丹凤来过。剪破玉梅亭畔,一幅红罗。平分东西娘子位,莫争大小状元科。隋宫里,窈窕绛仙,芳名改唤双荷。怜他。珠蕾并,相思豆,休教错喂鹦哥。总把流霞劝我,对引红螺。似嫌一点胭脂小,动人春色直须多。宜男子,偷系镂金裙带,晕了梨涡。
和孙延寿喜雨述怀韵。宋代。王之道。 小雨霏霏夜接朝,乍惊和气入民谣。官逋遮为麦秋缓,酒价定随人意饶。欲落枣花蚕断茧,半黄梅子稻移苗。书生不惯征徭苦,牢落僧房不自聊。
答永新宗令寄石耳。宋代。黄庭坚。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公庭退食饱下筋,杞菊避席遗萍虀。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饷荷眷私。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扪萝挽葛采万仞,仄足委骨豺虎宅。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愿公不复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