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戎歌亦斗新,长官家势洛阳人。相逢且觅山花好,莫话铜驼金谷春。
直罗县三绝句 其三。唐代。晁说之。 羌管戎歌亦斗新,长官家势洛阳人。相逢且觅山花好,莫话铜驼金谷春。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赵氏鄮山书院诗。元代。方回。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修以藏。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谢韩实之直阁送灯。宋代。陆游。 旧友年来不作疏,华灯乃肯寄蜗庐。宁知此老萧条甚,二尺檠前正读书。
悲歌六章 其六。清代。郁植。 学仙学剑两无成,为贾为农安足道。中心不羡黑头公,贫贱何妨邓禹笑。有琴耻向贵主弹,有门耻为丞相扫。流行坎止随所如,入世那能量枘凿。邺侯架上皆吾师,吾将终焉从吾好。
正月二日晨出大东门是日府公宴移忠院。宋代。陆游。 成都春事早,开岁已暄妍。爁尾传杯後,遨头出郭前。争门金騕褭,满野绣辎軿。白发花边醉,何妨似少年。
刘氏馆集隐客、归和、子元、及之、子蒙、晦之。唐代。元稹。 湿垫缘竹径,寥落护岸冰。偶然沽市酒,不越四五升。诗客爱时景,道人话升腾。笑言各有趣,悠哉古孙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