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次韵明甫西园这什。宋代。李弥逊。 轻飚糗何来,破我池面绿。龙牙方可床,清梦绕修竹。苦遭鸟将雏,咿喔丈人屋。两家饷浊醪,谁能问斗斛。妙问不要名,杯深睡初足。
望绎山。清代。孔传铎。 薄暮驱车过鲁台,凫山青远绎山来。地余碑勒秦皇篆,天借桐为《禹贡》材。万石玲珑堆洞壑,一松夭矫托云雷。无由驻马探奇胜,满眼征尘首重回。
松石行窝。明代。张宁。 静老山林故有期,行轩移凿是何时。阴连绝壁云孤峭,枝压浮峰雨半欹。十载风霜寒士节,万间梁础大方姿。陶潜已去元章远,岁晏斋空只自怡。
谢顾天祥送将乐石。明代。沈周。 一拳奇骨胜仇池,落眼真看玉雪姿。急埽秋轩容突兀,更栽野竹与扶持。已藏东海从深袖,便捲沧波答小诗。莫道空言尚加拜,此怀还托米颠知。
题盱眙第一山。宋代。郑汝谐。 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
送吕君采史北平。明代。李克正。 八月乌啼海子桥,南来使客下青霄。云埋石室丹书在,日落延秋翠辇遥。麟史未全归圣代,龟文犹得认前朝。词臣载笔需文献,莫遣回车久寂寥。
悼深居迪元师兄。明代。无愠。 忆昔同参请,先师彊健时。一言未脱口,密意已先知。更不从人觅,终能厚自持。阴凉天下树,展卷且高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