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波涛争反覆,波心孤棹更谁看。
夫君念此客逢鬓,不共青松共岁寒。
司户朱君邂逅真州独为予干舳舻之具甚勤偶得。唐代。晁说之。 白眼波涛争反覆,波心孤棹更谁看。夫君念此客逢鬓,不共青松共岁寒。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和人赠沈彬。唐代。廖匡图。 冥鸿迹在烟霞上,燕雀休夸大厦巢。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逼真但使心无著,混俗何妨手强抄。深喜卜居连岳色,水边竹下得论交。
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 半岭金银出,中天杖锡留。门庭炎汉辟,栋宇大唐修。一水浮精舍,千峰插梵楼。凭高双槛豁,望远七灯幽。舍利神光跃,兜罗佛臂柔。阎浮穷上国,赡部尽南州。削壁云霞动,飞檐象纬游。
十九日回涂与郑一矫首不能去 其二。宋代。韩淲。 离城过县访深幽,不许凡人识路头。暂得相看易相远,烟横云绕谓何求。
共携尊酒上崔嵬,娄水秋潆匹练回。万井夕阳看自敛,九峰云色坐频来。
披襟啸逐天风落,倚盏狂惊河汉摧。握手将归何所赠,诸君应有大夫才。
张通政宇清周比部济叔沈进士子善饯予昆山有作。明代。王世贞。 共携尊酒上崔嵬,娄水秋潆匹练回。万井夕阳看自敛,九峰云色坐频来。披襟啸逐天风落,倚盏狂惊河汉摧。握手将归何所赠,诸君应有大夫才。
西窗与弟侄戴时芳酌酒。宋代。陈著。 一檐晴色好相陪,可意人能几度来。便觉酒香随意动,共将书气拓尘开。有生盍作无生看,未晚何妨到晚回。安得分时皆是趣,停云归鸟亦悠哉。
包山显庆禅寺。清代。张諴。 山行不知远,丛木忽苍翠。青岚起层冈,幽幽隐古寺。初地肇萧梁,嘉名赐唐帝。复有慈受僧,结庐传宋世。寺前五株松,落落擎天势。虬角不可攀,龙鳞时或坠。山僧颇好名,窃附五柳意。揖余为余言,此树阅千岁。其下两石幢,中藏佛舍利。剔藓试摩挲,其一本无志。其一会昌年,僧契元书字。字字空王言,历历时日记。颇通瘦硬神,亦饶烟云气。幸藏深山间,勿为椎拓累。守拙全天真,斯理得罕譬。少小慕松陵,倡和金兰契。今来精舍中,曾是结遐企。栋宇中劫灰,林壑余古致。我亦烟波徒,翛然愿高寄。
题梁贤巽公房。唐代。齐己。 吴王庙侧有高房,帘影南轩日正长。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知有虎溪归梦切,寺门松折社僧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