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
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唐代。苏曼殊。 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贷米于如晦。宋代。梅尧臣。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唐代。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忠孝诗。宋代。袁甫。 曾子立言诏后世,战陈无勇非孝也。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而况判死乃得生,父母贵体非轻舍。忠孝从来只一原,此道於今识者寡。兹湖老师遗墨在,光焰万太追风雅。发挥天经与地义,为怜世人多聋哑。跋语流传壮矣哉,忠由孝出非外假。厥今边庭尚绎骚,其势飙炊陵诸夏。孤忠步步踏实地,纸上陈言付土苴。报国即是报新恩,忠孝断断非二得。两阃对峙贵通情,胸怀如水常善下。不见天高并地阔,要令物物归化治。雍容课笑净边尘,直把兵氛都汛洒。名垂竹帛增亲荣,入观至尊金斝。到此纯孝通神明,冥冥之中锡纯虾。病夫山中何所能,功成请将椽笔写。
和张器先十绝。宋代。杨万里。 老夫端欲买江天,抹月批风咽圣贤。他日君来相问当,南溪溪北北山前。
横吹曲辞。入塞曲。唐代。贯休。 单于烽火动,都护去天涯。别赐黄金甲,亲临白玉墀。塞垣须静谧,师旅审安危。定远条支宠,如今胜古时。方见将军贵,分明对冕旒。圣恩如远被,狂虏不难收。臣节唯期死,功勋敢望侯。终辞修里第,从此出皇州。百里精兵动,参差便渡辽。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骄。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凯歌何日唱,碛路共天遥。
病因饮致。元代。方回。 痰锁封喉管,疮钉突齿龈。猥勤无算爵,肯顾不赀身。未即容殂谢,徒令受楚辛。果能深避地,何敢妄尤人。
用定国韵赠其侄震。宋代。苏轼。 衡门老苔藓,行柏千兵屯。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传呼一何急,人马従车奔。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