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清溪百步雷。柴门都向水边开。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
穿窈窕,历崔嵬。东林试问几时栽。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
鹧鸪天(元谿不见梅)。唐代。辛弃疾。 千丈清溪百步雷。柴门都向水边开。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穿窈窕,历崔嵬。东林试问几时栽。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少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牡丹。唐代。秦韬玉。 折妖放艳有谁催,疑就仙中旋折来。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压枝金蕊香如扑,逐朵檀心巧胜裁。好是酒阑丝竹罢,倚风含笑向楼台。
过念涯营 其二。明代。张岳。 风云蛇鸟指挥新,犊剑牛刀语入神。杀气成虹翻作雨,溪姿含雾远迷津。地荒少值桑麻长,路滑还忧风雨频。满眼黄蒿半狐兔,济时真负百年身。
十月五日同人张宴岳阳楼并送周彦升归海门。清代。缪葆忠。 江涛作势驱云奔,鱼龙出没气吐吞。君山觌面衔晴暾,照我楼上开金樽。金樽满引言笑温,纵谭八极小乾坤。自昔名流不一存,纷纷兴废更安论。屈原何事叫帝阍,云中帝子空招魂。至今惟剩荃与荪,气含雨露经朝昏。范子忧乐大谊敦,暮年仅得参枢垣。贤豪遇合且难言,旷怀往昔徒烦冤。丈夫品望奎斗尊,更兼意气淩昆崙。胸藏云梦吐湘沅,洞庭空有声潺湲。巴陵城郭枕江干,此楼当作砥柱观。劝君且饮静勿喧,眼前有酒来源源。醉乎四座豁窗轩,吁嗟此乐不可谖。坐对黄菊忆金萱,将送公瑾归丘园。橹帆东迈驾巨鼋,君家远在海之门。是时纵饮巳夕曛,苍烟暮霭横江村。长空日落江湖浑,面带岳阳新酒痕。
暮春用唐寿卿韵二首 其二。元代。曹伯启。 流水年华去不穷,眼看浓绿换芳丛。半溪浅碧春前雨,满地残红午后风。客舍萧条唯感物,壮心寂寞谩书空。吟诗羡杀唐公子,兴在三山碧海东。
漫成。宋代。曹勋。 年来老懒绝缄{左月右上米下糸},陋巷甘贫得未曾。秋枕厌闻中夕雨,夜窗且对短檠灯。念随壮志销沈尽,愁与寒更烂熳增。却忆当年水云侣,枯禅闲倚一枝藤。
本无师与槐径弟交游二十年矣古人谓百篇诗尽。宋代。薛嵎。 中年为此别,悲动故交情。案上云林卷,山中风木声。梦回惊复喜,诗在死如生。几番西郊路,逢师独自行。
同三馆饯王恭父监丞,分韵,予得何字。宋代。杨万里。 去岁从游泛绿波,西湖今日又新荷。生来长是欢悰少,老去更堪离别多。客里送君留不住,尊前为我饮无何。休休万事付一醉,为报骊驹未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