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好,少妇也能勤。市远预储新岁酒,家贫不典旧宫裙。
髻挽六朝云。
忆江南 其二。唐代。易顺鼎。 江北好,少妇也能勤。市远预储新岁酒,家贫不典旧宫裙。髻挽六朝云。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答陆士龙诗四首·兰林。魏晋。郑丰。 瞻彼兰林,有翘其秀。有斐君子,邦之硕茂。厥德伊何,固天攸授。如川之源,如山之富。回流清渊,启襟开袖。缙绅晞风,民用胥附。猗猗硕人,如玉如金。浚其明哲,克广德心。习习凯风,吹我棘林。飞鸮萃止,允怀好音。悠悠征徒,輶德鲜任。嗟我猗人,实味实耽。在昔延州,鹄鸣江涯。今我陆子,旷世继奇。身乖千载,德音并驰。渐鸿遵渚,宛其羽仪。安得高风,腾翮天池。飞龙蜿蜒,山谷气翳。猛虎啸吟,清风高厉。情同来感,数乖身逝。夷鲍齐欢,专名故世。恺悌君子,民之攸暨。咨予遘时,千载同爱。垂陇之会,匪诗不宣。嗟我怀人,斯恩殷勤。德音来讯,有蔚其文。趯趯儳免,匪迹不存。诚在心德,爱结忘言。
嬉春曲陈公载索和用韵 其二。明代。黎民表。 芳草春阴垂钓矶,寒城斜日闪朱旗。熏人欲醉怜花气,送客无情是柳丝。画楫迥随兰浦入,金尊还傍竹阴移。江湖十载浑疏放,空愧青楼半额眉。
赠文昌邢景旸尹怀集。清代。李学曾。 十年鸣鹿已嘉宾,万里飞凫又远臣。自古亲民端是令,于今为政几称神。山城花暖迁莺早,海国云连过雁频。君去不须多访道,而翁遗爱在西人。
颂古四十四首 其十五。宋代。释法泰。 赵州三度吃茶,禾山打鼓难比。休于句下寻求,识取口中滋味。若识得,观音院里有弥勒。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唐代。李远。 移居新竹已堪看,劚破莓苔得几竿。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十五夜病中望月。明代。区怀瑞。 朝来销没意,那得采华流。强欲衔杯问,翻添伏枕愁。仙歌通夕幌,图影遍芳洲。七宝真灵异,装成宛及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