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喜逃禅已有年,深观宿命债应填。生能并世无他责,为托文章告后贤。
无题二十六首选十 其六。唐代。夏曾佑。 艳喜逃禅已有年,深观宿命债应填。生能并世无他责,为托文章告后贤。
夏曾佑,字穗卿,钱塘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
夏曾佑。 夏曾佑,字穗卿,钱塘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得山中讯。宋代。赵蕃。 忽枉山中讯,新篁长旧竿。风神渴潇洒,消息报平安。昔已开三径,归何病一箪。借居宁自逸,理橐不应难。
寄长儿韵语 其四。明代。杨士奇。 责善辅仁为益友,谄言谗说是凶俦。益友深交儗金石,凶俦远避似戈矛。
代边居行。南北朝。鲍照。 少年远京阳。遥遥万里行。陋巷绝人径。茅屋摧山冈。不覩车马迹。但见麋鹿场。长松何落落。丘陇无复行。边地无高木。萧萧多白杨。盛年日月尽。一去万恨长。悠悠世中人。争此锥刀忙。不忆贫贱时。富贵辄相忘。纷纷徒满目。何关慨予伤。不如一亩中。高会挹清浆。遇乐便作乐。莫使候朝光。
送韩九。唐代。高适。 惆怅别离日,裴回歧路前。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常与天下士,许君兄弟贤。良时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次韵酬顾惟庸闻杨铭甫抗疏。明代。王缜。 许身报国重南金,泄冶当年未谏淫。何况泰陵传是水,几人肉食不关心。朝阳鸣凤淩霄立,峭壁孤松耐雪侵。正值圣明求谠论,未闻山海择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