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旧迹访云林,古寺斜阳碧藓深。幸得斯图今一见,区区堪慰卅年心。
题倪云林画山水二首 其二。唐代。冯君辉。 欲将旧迹访云林,古寺斜阳碧藓深。幸得斯图今一见,区区堪慰卅年心。
冯君辉(1868-1935),字光烈,一字补吾,清末秀才。江苏无锡东亭仓下村人,后移居城中七尺场。以古文诗词见长,亦工书画。长年教授乡里,曾为华鸿模家塾师,授华绎之,继在荡口果育学堂任教。为当时无锡名师,也培育了诸福棠、秦古柳、诸祖耿等无锡名人。有《亦庵居士诗稿》行世。惜大部分已经散失,仅存诗几十首。 ...
冯君辉。 冯君辉(1868-1935),字光烈,一字补吾,清末秀才。江苏无锡东亭仓下村人,后移居城中七尺场。以古文诗词见长,亦工书画。长年教授乡里,曾为华鸿模家塾师,授华绎之,继在荡口果育学堂任教。为当时无锡名师,也培育了诸福棠、秦古柳、诸祖耿等无锡名人。有《亦庵居士诗稿》行世。惜大部分已经散失,仅存诗几十首。
靳士昌宅前大树。元代。宋褧。 百丈门前树,多曾阅市人。斜梢侵寺塔,直干阚城闉。喜映龙楼日,愁栖马市尘。何时濯枝雨,老翠尚能新。
菩萨蛮 自题梅花绣枕。清代。钱斐仲。 锦衾未展愁先重。流苏暗罥钗头凤。沈水莫频添。香浓犹不眠。梦魂无所处。只绕梅花住。霜冷月娟娟。玉楼今夜寒。
以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为韵赠徐了。宋代。陈文蔚。 春来凡草木,开处总成花。东皇本无心,世人徒尔夸。我爱花中王,矫矫出群姿。非不爱桃李,桃李多繁枝。寄主折花人,半开化正好。折到离披时,翻成被花恼。共纱在色香,他在精神处。不惯识花人,未肯轻分付。一放无风雨,花枝报平安。白花须惜枝,容易莫伤残。兰薰可以佩,幽人撷其芳。红紫时所竞,安得细推详。白面谁家郎,逢花便攀拍。言会折花枝,折花人更别。曲蘖有工夫,气味独醇厚。欲酿胸中春,岂可樽无酒。座上尝春风,客来同把盏。妙处我独知,醺然面生暖。浅深存斟酌,杯行不须满。即满须持之,不持惧招损。香液喷瓮面,红光浮满卮。此为最佳处,亦是极难时。杯深不可把,俯身为渠撋。淋浪莫沾衣,操纵得其权。有客太诗狂,斗酒约相就。那识半醺时,春风满怀袖。我有酒一壶,酝酿颇得宜。饮这痊沈痾,赠子聊以持。
送岑云阶 其四。清代。丘逢甲。 曾拜先公丱角时,当年何武解歌诗。郎君行马偏忘贵,文字雕虫尚见知。铃阁看移陶侃甓,戟门留读广平碑。此邦宰相回翔地,愿祝重来啖荔枝。
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宋代。司马光。 谢傅英声高可攀,结茅积土想东山。常忧胜概一朝尽,岂信风流千古还。尘尾蒲葵供永日,酒樽棋局奉欢颜。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丁收仲寺丞挽诗。宋代。蔡戡。 华屋平生处,伤心事已非。彩衣方共乐,宝剑忽双飞。漫说乘鸾去,终期化鹤归。长年如有泪,感慨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