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尘一散逐天涯,波影依稀鬓影斜。明月重来应有泪,楼台何处问梨花。
咏怀 其九。唐代。徐炯。 香尘一散逐天涯,波影依稀鬓影斜。明月重来应有泪,楼台何处问梨花。
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
徐炯。 徐炯(1862—1936),字子休,号蜕翁,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光绪癸巳举人,两上春官不售,返川办学,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曾应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之邀,率陕西省首批留学生赴日。由日返川,主办四川通省师范和附属小学,被选为四川教育会会长。深蓄兴邦拨乱之志,崇尚儒教,提倡国学,主张学以致用。
风水洞。宋代。许元佑。 野寺依山立,松桥避石斜。坏梁飞白蚁,枯木挂青蛇。道露悲蓬转,功名惜鬓华。聊将洞中水,试洗眼前花。
玉泉观鱼。清代。袁枚。 玉泉何澄清,银河移在地。戢戢万鱼头,空行渺无际。红鳞色陆离,白小影摇曳。窥客若有情,衔花俨相戏。池间荇藻长,风定水烟细。可惜夕阳沈,钟声云外至。春山生睡容,游客有归意。回首波纹平,淡月僧门闭。
锦钱馀笑 其十七。宋代。郑思肖。 二十馀年来,非不喜饮酒。近日青天痴,也逐世人走。骂詈古冰雪,赞叹新花柳。安得不独行,鼻角插入口。
古意。宋代。陆游。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小圃。近现代。余菊庵。 编篱成小圃,砌石作屏围。架压龙珠果,阶翻凤尾葵。雨馀花态媚,日暖蝶魂迷。满眼皆生意,幽栖愿不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