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轻棹过齐门,踏遍湖东水上村。春酿余寒风有力,雪经微雨地无痕。
正月二十日由枫桥至五{氵众}泾用东坡是日女王城诗韵。唐代。李超琼。 朝来轻棹过齐门,踏遍湖东水上村。春酿余寒风有力,雪经微雨地无痕。
清四川合江人,字紫璈。同治十二年举人,历官阳湖、江阴。光绪三十三年任上海知县,有循声。公余喜赋诗,书法纵横洒落,别有意趣。有《石船居诗集》。 ...
李超琼。 清四川合江人,字紫璈。同治十二年举人,历官阳湖、江阴。光绪三十三年任上海知县,有循声。公余喜赋诗,书法纵横洒落,别有意趣。有《石船居诗集》。
立秋日送梁素子之丹阳。清代。陈恭尹。 一叶桐声坠短樯,絺衣江上试新凉。路人共乞龙蛇字,诗笔相携翡翠床。第二泉香吴市近,小孤峰霁楚天长。临邛令尹能迎客,不遣尊前忆粤乡。
鹧鸪天·水荇参差动绿波。宋代。辛弃疾。 水荇参差动绿波。一池蛇影噤群蛙。因风野鹤饥犹舞,积雨山栀病不花。名利处,战争多。门前蛮触日干戈。不知更有槐安国,梦觉南柯日未斜。
咏霜二首 其一。宋代。苏辙。 江南雪不到,霜露满山村。纸被欺毡厚,茅檐笑瓦温。何曾凝沼渌,有意隔朝暾。底日身无事,高眠不出门。
咏雪。明代。雪溪映。 似梅似絮乱空奔,非月非霜眯远村。自被树高先受白,谁怜苔瘦渐消痕。山头凹凸犹难辨,水面波澜却易浑。顿使世间烦热处,一从寒冷便惊魂。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宋代。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