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
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阴机。
晚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
平生无别泪,相对倍沾衣。
洪驹父泛舟将过颍同张仲宗出钱席间留诗为别。唐代。王铚。 已作分携计,尤伤送客归。经行汝南郡,为问汉阴机。晚菊饶秋色,丹枫带恨飞。平生无别泪,相对倍沾衣。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陵祀次温民怀见赠韵。明代。鲁铎。 寝殿春开祀礼成,青林列炬散公卿。啼猿不尽垂胡恨,班马惟闻隔涧声。陶器应当流水设,野田还想历山耕。泰陵又长新松柏,洒泪苍崖夕照明。
黄侍郎水亭。明代。周伦。 旧识春卿馆,新成水上亭。高天秋汉迥,斜日暮云停。池藻摇窗碧,江峰入户青。坐来尘虑净,朝市有岩扃。
天冠山二十八首 其七 升仙台。元代。王士熙。 高台去天咫,有仙从此升。遗迹尚可攀,山云白层层。
为诗五悼亡作。清代。黄遵宪。 画阁垂帘别样深,回廊乡屟更无音。平生爱尔风云气,倘既消磨不自禁。
和宋中道喜至次用其韵。宋代。梅尧臣。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舜欠淳。慎勿惊怪奇,怪奇世多摈。吾惭辽东豕,未见西狩麟。汨汨尘泥间,曷辨玉与珉。昨来忽有知,所索非所循。使焉转磨衡,安得目不眴。诚闻苑囿美,难遣麋鹿驯。自惟体衰苶,宁堪事艰辛。宜收蹭蹬迹,却返江湖滨。浸胫水活活,漫滩石磷磷。垂钓红鬐登,举袂白羽振。以此全吾性,胡能往问津。非同子少年,柯叶正蓁蓁。
西堂。宋代。孔平仲。 我置一榻在西堂,南风北风俱得凉。轩窗开辟无壅塞,枕簟照映生辉光。前有秋花闹如锦,乘时吐秀争煌煌。堂前堂后种植满,坦腹转侧各相望。初开半落皆有意,牵动幽兴何其长。弥天好梦谁唤觉,林间鸟舌弄丝簧。贱官固冗亦偷暇,一室甚卑堪退藏。吾心与世久契阔,万事本无非故忘。
送王君章掾史侍司众丞督办河防竹木还京。元代。成廷圭。 方今禹稷际昌期,河水横流适在兹。十七万人重浚日,三千馀岁再清时。相君功德邱山重,天使声名草木知。为送大农王掾史,小儒歌诵入新诗。
洪都和胡副郎赴召二首 其二。明代。夏良胜。 尘封簪笏厚,一拂自今年。屯拟经纶济,忧当天下先。亭深风月上,书饱夜灯前。直到亨衢稳,披云见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