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野为霖后,千年复有人。
累朝推鲠直,二圣倚经纶。
尽瘁忧民色,孤忠许国身。
徐公德不变,可使俗还淳。
中书侍郎傅公挽词。唐代。范祖禹。 岩野为霖后,千年复有人。累朝推鲠直,二圣倚经纶。尽瘁忧民色,孤忠许国身。徐公德不变,可使俗还淳。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
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宋代。苏轼。 臣闻帝武造周,已兆兴王之迹;日符祚汉,实开受命之祥。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仰止诞弥之庆,集於建丑之正。瑞玉旅庭,爰讲比邻之好;虎臣在泮,复通西域之琛。式燕示慈,与人均福。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浚哲自天。焕乎有文,日讲六经之训;述而不作,思齐累圣之仁。夷夏宅心,神人协德。卜年七百,方过历以承天;有臣三千,咸一心而戴后。彤庭振万,玉座传觞。诵干戈载戢之诗,作君臣相悦之乐。斯民何幸,白首太平。臣猥以微生,亲逢盛日。始庆猗兰之会,愿赓击壤之音。下采民言,上陈口号。凛凛重瞳日月新,四方惊喜识天人。共知若木初升旦,且种蟠桃莫计春。请吏黑山归属国,给扶黄发拜严宸。紫皇应在红云里,试问清都侍从臣。
浣溪纱 立溪畔。近现代。黄绮。 怕照清溪水一湾。自经丧乱少欢颜。霎时情意更迷漫。心伴残阳追故国,眼投碧落厌荒山。未曾乞食暂安闲。
寄元九。唐代。白居易。 身为近密拘,心为名检缚。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今春除御史,前月之东洛。别来未开颜,尘埃满尊杓。蕙风晚香尽,槐雨馀花落。秋意一萧条,离容两寂寞。况随白日老,共负青山约。谁识相念心,鞲鹰与笼鹤。
寄安公石黄门二首 其二。明代。郑善夫。 草玄亭下浣花溪,载酒看花随杖藜。青春不断黄牛峡,日日思君猿狖啼。
过马公墓书感 其一。清代。郑国藩。 凿破忠坟埋烈骨,居然节义并千秋。渭泾或恐难同论,狐貉岂宜共一邱。抔土易乾惊宿草,空山无主任鸣鸠。茫茫华斧知谁定,终古江声绕郭流。
望远行。近现代。陈匪石。 岸柳初凋万缕金。枫芦交映气萧森。西风帘卷晚寒侵。黄花消瘦不胜簪。辽阳月,秣陵砧。自南自北雁无音。泠泠瑶瑟曲中心。青山江上几晴阴。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十六。明代。张宁。 春林盛朝爽,秋圃有暮色。萧疏丛薄中,缘沿何役役。凤鸟不时见,良骥须远历。斑斑被体文,甘老榛莽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