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
周砥。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琼林苑御筵奉送致政太师潞国文公归西洛。宋代。王珪。 祖燕催移玉殿班,都人齐向苑傍看,古来少有三师退,天下曾将大器安。绿野春深花更好,石楼夜午月应寒。尘埃抖擞无余事,却忆磻溪旧钓竿。
玩月。宋代。姜特立。 天风忽披拂,搅我襟袂清。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曾於沧海看,浩荡此时情。仿佛见三山,汹涌波浪惊。
鲸川八景·西园秋暮。宋代。家铉翁。 九九中间易道在,天心惟许菊花知。一年好景君须识,都在西园把菊时。
次韵元进书事。宋代。周紫芝。 七尺看君玉作山,倦游莫赋鸟知还。大椿本自八千岁,天马终縻十二闲。笑我生涯真草草,如公人物未班班。他时一枕江南梦,犹记相从水石间。
宿泖塔佛院。明代。王世贞。 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面面芙蓉镜,层层薜荔冠。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
送林某 其二。明代。徐渭。 夏来凉夜似秋多,正好酣歌奈去何。欲买缠头无蜀锦,赠将白苧当红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