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遍乾坤没处寻,偶然得住此山林。茅庵高插云霄碧,藓径斜过竹树深。
人为利名惊宠辱,我因禅寂老光阴。苍松怪石无人识,犹更将心去觅心。
余山 其十。唐代。清珙。 历遍乾坤没处寻,偶然得住此山林。茅庵高插云霄碧,藓径斜过竹树深。人为利名惊宠辱,我因禅寂老光阴。苍松怪石无人识,犹更将心去觅心。
(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
清珙。 (1272—1352)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和王子宽韵。宋代。吕声之。 绿荫千重竹,清流一带溪。子真耕谷口,杨震讲关西。手摘星辰近,名登泰华齐。古来公相业,谁不起锄犁。
送李十一尉临溪。唐代。常建。 泠泠花下琴,君唱渡江吟。天际一帆影,预悬离别心。以言神仙尉,因致瑶华音。回轸抚商调,越溪澄碧林。
纳凉诗。南北朝。萧纲。 斜日晚骎骎,池塘生半阴。避暑高梧侧,轻风时入襟。落花还就影,惊蝉乍失林。游鱼吹水沫,神蔡上荷心。翠竹垂秋采,丹枣映疏砧。无劳夜游曲,寄此托微吟。
游五泄山四首 其三。元代。柳贯。 青天吹堕玉芙蓉,日出烟开彩翠重。婺女名山今入越,泐潭弟子别为宗。于何胜境偏多阻,如此衰年始一逢。照影龙泓余种种,欲从老衲借枝筇。
迟吴凝父不至。明代。范汭。 故人宛何在,坐永芳时别。别时樱桃花,离离子堪撷。颓云忽成峰,喧禽将反舌。触绪怅多违,丝棼焉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