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镜中鬓,持向问秋风。何事烟霞客,年年世网中。
秋夜戴公纶见过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各赋十绝 其二。唐代。李孙宸。 不分镜中鬓,持向问秋风。何事烟霞客,年年世网中。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吕丞相挽诗二首。宋代。刘子翚。 慎□重高鼎,宣威屡干方。夷吾欣在晋,尚父果兴唐。剑佩凌烟阁,笙歌逸老堂。犹闻病乘馹,遗恨隔清光。
建士施霆亨自夔以诗相迓。宋代。魏了翁。 三峡云连白帝城,风波九死得馀生。虎头狼尾乱流济,猫面马肝缘壁行。中衍何妨需在险,心亨但见坎常平。况逢诗友慇勤问,宁复穷途哭步兵。
琴意诗 其三 溪山秋月。清代。张梁。 溪山四时好,秋夜气更清。月色终岁佳,秋天光愈明。此意孰能写,惟有丝桐声。一弹山在眼,再弹溪在目。溪静水粼粼,山遥峰矗矗。慢声生旷怀,幽韵蕴高躅。或如临大壑,松风卷波涛。或如坐深岩,石泉鸣琼瑶。或如邻古寺,云外吼蒲牢。阴崖转长林,仄径凌绝巘。天风缥缈回,泛声三数点。夜深露叶光,水天交飐闪。如观荆浩图,如读谢庄赋。年衰倦登临,体弱愁风露。间窗时一挥,悠然惬心素。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唐代。郎士元。 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应向丹阳郭,秋山独掩扉。草堂连古寺,江日动晴晖。一别沧洲远,兰桡几岁归。
寄审知并属彦博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病榻论诗罢,僧舆趋驾归。倦书疏竹几,多梦绕湖扉。赤叶霜前坠,黄花雨后稀。直堪凋鬓发,何祇减腰围。
冯庵移居穿虹滨以诗贺之是日四月八也 其二。清代。林旭。 薄薄猪肝要自供,先生约法灶君从。今朝有喜和人共,浊酒西头寿士龙。
阮郎归 其二 北河舟中。明代。夏言。 夹堤杨柳碧参天。官河直似弦。绿波渺渺泛楼船。西风夕照前。青渚暗,白沙圆。闲惊鸥鹭眠。芙蓉秋水映娟娟。归心鸿雁边。
九日无菊月半后始有市者。宋代。韩淲。 前年重阳时,黄华正纷披。去年近九日,已有菊盈枝。谁知今年晚,节后才见之。高低灿群葩,可受霜风吹。渊明心事老,借此吟吾诗。彭泽赋归来,草木应差差。人苦不解事,谓渠爱东篱。芳草喜尚浓,色泽愁渐萎。欲醉可不饮,泛酒因儿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