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护石桥古,潮灌芝兰薄。中有一庵闲,莫是文潞国。
怀杨邃庵四首 其二。唐代。王缜。 苔护石桥古,潮灌芝兰薄。中有一庵闲,莫是文潞国。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四。元代。李孝光。 明月相窥怜我瘦,幽云不动妒僧閒。病馀无力看宾客,独露亭南数碧山。
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宋代。梅尧臣。 相公秉文武,视卒如婴儿。今往佐其军,岂不重抚绥。我有愚者虑,赠君临路岐。相公居并州,拓土曾不疑。羌戎起潜变,一旦覆我师。我师无不勇,将吏实易之,常抱雪耻志,此旨君所知。兵家尤戒贪,持重养以威。正当土门路,自昔屯虎貔。朔朝及旨望,大校饫酒卮。未若投单醪,共饮河水湄。古人维其均,今人意参差。临事欲之死,身往心已移。上能同甘苦,下必同安危。愿君因议论,兹语何难为。
送傅舍人国华使高丽二首 其一。宋代。程俱。 长啸溟波又一游,眼中壶峤接沧洲。紫薇垣近三台象,银汉槎浮八月秋。七制还须补天笔,二帆聊展济川舟。从容归奏承清问,膏泽东南四十州。
赴彭州山行之作。唐代。高适。 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
断火谣。唐代。苏拯。 谁谓之推贤,于世何功果。绝尔晋侯交,禁我唐虞火。国闭檀榆烟,大礼成隳堕。暗室枯槁饭,冷面相看坐。阳升既非佑,阴伏若为佐。焉冻群生腹,将止天下祸。但究冤滥刑,天道无不可。鄙哉前朝翊赞臣,訏谟之规何琐琐。
留题白崖。宋代。庞其章。 金地枕岩壑,登临荡郁怀。林泉围翠幄,仙洞锁阴霾。秋练澄江静,云屏叠嶂排。坐凉风入竹,殿古藓侵阶。潇洒来僧舍,嚣烦厌县斋。白崖今得到,无处问洪崖。
听蜀僧浚弹琴。唐代。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将之金陵舟次古虞侯关。明代。余晋祺。 如梭舴艋逐仍留,家有慈亲亦远游。作客一身轻似燕,依人万事拙如鸠。已无税课酬关吏,剩有琴书度素秋。遥望金台春尚早,遐心先寄古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