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才转律,得气著鞭先。画作乘鸾女,居然跨鹤仙。
六裳怜瘦骨,琼佩逐哀弦。何事层霄去,仍留一线牵。
纸鸢。唐代。牛焘。 东风才转律,得气著鞭先。画作乘鸾女,居然跨鹤仙。六裳怜瘦骨,琼佩逐哀弦。何事层霄去,仍留一线牵。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
牛焘。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五月朔日雨中有怀灵谷禅师。明代。唐之淳。 涔涔西塘雨,曀曀北山云。云从望边起,雨向睡中闻。徂雨迷故辙,归禽失前群。异乡多知友,缱绻独论文。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二。宋代。赵抃。 大空西山小空东,侍者神通未知穷。庵来不言还作么,数珠提起□裴公。
杂画三首 其二。明代。张宁。 新水桃花涨满池,大鱼吹浪小鱼随。丹青尽写濠梁景,不到源泉未起时。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宋代。苏轼。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秀峰寺。唐代。胡宿。 宿枕依乡馆,天机斗觉清。一闻山鸟语,瞥起野麋情。峭木摇霜气,疏泉曳玉声。简书催俗驾,窗日两竿明。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宋代。黄裳。 徘徊池上昔人非,不为劳生竟自迷。花下百年缘分满,月明谁听杜鹃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