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盖留云,珍丛拱玉,翩跹綵凤来仪。百盎东风,露华浓上苔衣。
堆廊绿意迎清晓,影琅玕、一寸涟漪。费经时,锦幄筠屏,低护芳菲。
移根岭外欢悰满,喜玉京烟月,初照幽姿。琼岛新妆,卅年共报春晖。
严霜讵抵朝阳暖,缀葱茏、不负佳期。羡如今,秀石交柯,长岁相依。
庆春泽 北海景展览为广东馆题。唐代。朱庸斋。 翠盖留云,珍丛拱玉,翩跹綵凤来仪。百盎东风,露华浓上苔衣。堆廊绿意迎清晓,影琅玕、一寸涟漪。费经时,锦幄筠屏,低护芳菲。移根岭外欢悰满,喜玉京烟月,初照幽姿。琼岛新妆,卅年共报春晖。严霜讵抵朝阳暖,缀葱茏、不负佳期。羡如今,秀石交柯,长岁相依。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
朱庸斋。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以月团为十二郎生日之寿戏为数小诗 其二。宋代。朱松。 梦觉床头无复酒,语终甑底但馀糜。已堪北海呼为友,犹恐西真唤作儿。
答徐伯枢见寄二首 其一。元代。谢应芳。 十载风尘走朔南,白头如雪面如蓝。借车载具家频徙,应俗为文笔大惭。茅屋雨添苔上壁,竹林烟护笋抽簪。别来行路难行甚,何夕挑灯细与谈。
秀江亭。宋代。黄庭坚。 因循不到此江头,匹马黄埃三十秋。旧舍只今人共老,清波常与月分流。羡君潇洒成佳趣,感我凄凉念旧游。沽酒买鱼终不负,何时相与泛扁舟。
留题白龙山。宋代。赵发。 访梅那复怕山寒,隙地原来有大观。云护数峰排汉表,春回万翠长林端。摩挲泉石襟期净,登眺楼台眼界宽。刷羽上林今有日,乔迁我欲快鸣翰。
赴何实甫九日之招先期病作宿斋中漫题四首 其四。。王慎中。 居常愈疾少名药,只把看书当品尝。起索斋中无一卷,因思闭目是奇方。
借得。清代。孙原湘。 借得神仙七宝床,梦魂先到白云乡。鄂君绣被真奇煖,荀令熏炉是异香。花气袭人如二月,竹声含雨似三湘。青天定有星辰影,暂宿银河便渺茫。
瓜洲道中送李端公南渡后,归扬州道中寄。唐代。刘长卿。 片帆何处去,匹马独归迟。惆怅江南北,青山欲暮时。
和吕少蒙题大卿林下轩。宋代。冯山。 归来何处解尘襟,幽径寻轩入茂林。身到静中方有我,事除诗外更无心。江山相就能清景,桂柏新成已翠阴。闻说逍遥樽酒会,三卿鱼袋斗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