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柯危且竦。
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
重崖伏云色。
冰开寒方壮。
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
孤游值曛逼。
兼涂无憩鞍。
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
细人効命力。
不见长河水。
清浊俱不息。
行京口至竹里诗。唐代。鲍照。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冰开寒方壮。风动鸟倾翼。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兼涂无憩鞍。半菽不遑食。君子树令名。细人効命力。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睛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回首唤。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轻携分短。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
思量偏。前度高阳酒伴。离踪悲事何限。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归兴懒。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灯帘晕满。正蠹帙逢迎,沈煤半冷,风雨闭宵馆。
摸鱼儿(重过西湖)。宋代。张矩。 又吴尘、暗斑吟袖,西湖深处能浣。睛云片片平波影,飞趁棹歌声远。回首唤。仿佛记、春风共载斜阳岸。轻携分短。怅柳密藏桥,烟浓断径,隔水语音换。思量偏。前度高阳酒伴。离踪悲事何限。双峰塔露书空颖,情共暮鸦盘转。归兴懒。悄不似、留眠水国莲香畔。灯帘晕满。正蠹帙逢迎,沈煤半冷,风雨闭宵馆。
送人上陵。明代。王樵。 春风已绿燕山草,征袍又映皇陵道。昌平郭外一峰斜,天寿山前双柱杳。青松五里到红门,麒麟辟邪相对蹲。山内看山山更好,屏风九叠碧嶙峋。遥见翠微露黄屋,烈祖神孙异陵谷。松间御道转青蛇,涧上长桥横白玉。太行西绕下天中,八陵佳气尽成龙。有时展谒来天子,岁再明禋遣上公。庙门夕启衣裳设,木铎初传金漏急。只听松韵堪悽怆,更有泉声助幽咽。泉声不已漏声催,五色云中仙驭来。才看帷幄开金殿,又见重门闭玉台。五台复玉台。仙驭不徘徊。灯火千林昼,冠裳两道回。鸡鸣月落燕山晓,迟尔沙河碧水隈。
德庆城上高望二首 其二。明代。卢宁。 舟楫西行款政声,晏游酣下寿康城。春林带雾楼台隐,叠嶂藏风松桂生。陆里耕桑连万井,戍楼烽火熄诸营。长官杯斝疑投水,漱玉寒泉到海清。
河阳桥送别。唐代。柳中庸。 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雪夜北邻林宫赞饷酒。明代。区大相。 竹下幸为邻,墙头过酒频。每惭依玉树,常得饮醪醇。涤器先心醉,倾壶满面春。此时歌郢曲,讵假当垆人。
挽陆北岩教谕。明代。陶宗仪。 北岩今已矣,命也复何仇。形影长相吊,文章不自谋。梦残萧寺夕,魂返故山秋。多少伤心事,哀猿哭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