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冬歌。唐代。陆龟蒙。 南光走冷圭,北籁号空木。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次韵黄文若春日山行过秦德久六首 其三。宋代。周紫芝。 阶前春草唤愁生,屋上鸣鸠报晚晴。忽有好诗来照眼,似逃空谷听人声。
宿学公房。明代。吴孺子。 僧斋闭秋草,无事应朝眠。改座番逢客,收书误触弦。情高云上鸟,心定夜初禅。不尽江花意,还将处处船。
出笼鸟 其一。清代。戴亨。 蒙君垂盼意,小鸟亦何知。已破樊笼出,方思性命危。惊魂栖未稳,觅食意还疑。毛羽经磨损,飞鸣慎所之。
郡斋燕集答华玉二首 其二。明代。郑善夫。 梁园初授简,越客罢鸣琴。节序梅花及,江湖鸿雁深。雪歌难却和,醴酒若为斟。何限山阴兴,幽居独许寻。
望江怨。明代。范汭。 兰房晓,络纬缫丝声未了。一霎愁多少,桐阴斜压阑干小。人悄悄,罗幕手慵开,惟恐惊栖鸟。
应製赏花钓鱼。宋代。范仲淹。 万汇嘉亨日,皇心豫宴辰。华林新濯雨,灵沼正涵春。帝幄纷仙花,天钩掷锦鳞。洋洋颁睿唱,赓颂浃簪绅。
从少保公视师福建抵严宴眺北高峰同茅大夫沈。明代。徐渭。 晋公雅望复英姿,坐领楼船远视师。夜半自平淮蔡日,秋深同上华山时。军营列岸江全绕,骑火穿林席屡移。却说陪游宾从美,不妨帐底有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