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唐代。孟浩然。 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永怀芸阁友,寂寞滞扬云。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寄邵山人长孺。清代。李英。 昨见淮南使,知君近著书。隐同嵇叔夜,游似马相如。芳岁衔杯过,浮名与世疏。堪怜留滞客,汝水忆烹鱼。
呈谢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 其二。明代。韩上桂。 民力东南亦已微,频年榷采事仍非。幸逢轸辖能流照,会见棠阴有所依。翠羽肯疲重驿贡,珠光从傍故池辉。膏苗转慰三农望,岭峤春深草木肥。
减字木兰花 丙辰冬日奉和孝威先生见赠。清代。汤莱。 昔年闺阁。而今半是成萧索。陡觉愁生。小立闲阶畏语人。囊琴未束。好句忽传声戛玉。且向凭栏。展读频惊风雨寒。
减字木兰花(好恶)。宋代。沈瀛。 瞻乌爱止。不是檐前闻鹊喜。上下鸣风。以类相从自感通。嫌茶爱酒。恶彼芝焚夸柏寿。说汝言何。一切人言口众多。
少年游(西湖)。宋代。周端臣。 四山烟霭未分明。宿雨破新晴。万顷湖光,一堤柳色,人在画图行。清明过了春无几,花事已飘零。莫待斜阳,便寻归棹,家隔两重城。
感秋五首。宋代。杨万里。 盥漱已云毕,危坐正冠衣。揽镜忽见我,不识我为谁。自倚身尚强,不悟年已衰。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我欲诉渠老,渠乃怀秋悲。木悲不解饮,琴瑟声怨咨。我且呼麴生,细细斟酌之。我醉不知我,更知春秋为。
小箕山道中。近现代。芮麟。 恨不偷闲日日来,诗怀一度一为开。小箕山下重经过,忘却今年第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