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哭邵均衡二首,甲戌稿 其一。明代。钟芳。 谊交三十载,夷险实同途。命薄时终蹇,人亡道益孤。伟材名宪识,归榇稚儿扶。一片伤心泪,频挥眼欲枯。
新秋。宋代。陆游。 打窗落叶报秋期,病叟颓然两鬓丝。纵酒已无年少梦,读书仍负夜凉时。问囚损气嗟谁念?学道刳心恐已迟。买鹤清溪归计足,寄声先遣故人知。
夜寻僧不遇(一作夜寻僧,僧游山未归)。唐代。于武陵。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登阴那山。明代。饶立定。 兀兀峰凌五色霞,峦林郁处稳僧家。雁从绝巘迷飞影,豹伏深隈发物华。苔滑应嫌屐齿折,风吹犹恐帽檐斜。登高作赋何人事,青草岭头笔底花。
寿凌元春宗伯六十。宋代。郭仲敬。 旧是瑶阶玉筍班,早乘白鹿出人间。朝依汉殿参玄典,夕护仙炉炼大还。三月崆峒传帝录,千年姑射驻童颜。马家仙井家园在,何事青牛远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