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水小桥东,娟娟照露丛。所嗟非胜地,堪恨是春风。
二月艳阳节,一枝惆怅红。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尘中。
敷水小桃盛开因作。唐代。温庭筠。 敷水小桥东,娟娟照露丛。所嗟非胜地,堪恨是春风。二月艳阳节,一枝惆怅红。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尘中。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听月楼。宋代。冷应澂。 听月楼高接泰清,楼高听月最分明。转空轧軏冰轮响,捣药叮噹玉杵鸣。乐奏广寒音细细,斧侵丹桂韵丁丁。更须一派天风起,吹下嫦娥笑语声。
三多镇对月感怀。清代。徐士怡。 迢迢数百里,渺与故乡隔。已作江北人,仍看江南月。彼美居一方,乱后无消息。共此婵娟明,恨少双飞翼。愁随落叶添,心共孤鸿灭。相思复相思,徘徊泪盈臆。
采桑子·虚无妙道心坚守。金朝。刘志渊。 虚无妙道心坚守,虚自投来。氤氲成胎。灵质无中日月栽。时时自饮昆山酒,醉卧丹台。令摄三台。万劫迷云一豁开。
南柯子(七夕)。宋代。范成大。 银渚盈盈渡,金风缓缓吹。晚香浮动五云飞。月姊妒人、颦尽一弯眉。短夜难留处,斜河欲淡时。半愁半喜是佳期。一度相逢、添得两相思。
送邑造士贡京师。明代。王恭。 柳亸花娇莺复飞,临岐杯酒思依依。沙头解缆辞亲舍,马上看山入帝畿。禁邸曙钟惊别梦,桥门新水映行衣。遥知阙下承恩重,六馆才名似尔稀。
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呈史应之)。宋代。黄庭坚。 万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坟上土新干。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金作鼎,玉为餐。老来亦失少时欢。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
满庭芳。清代。陈维崧。 宅列光延,门齐通德,君恩曾赐山庄。胜衣膝下,粉署半含香。白晰华貂插鬓,东头屋、绿野名堂。依稀记,画檐鸱吻,烧作紫鸳鸯。沧桑。今已换,苇花枫叶,一片苍茫。剩戟门未坼,酒旆新飏。土锉谁人竞唱,边州调、白草黄獐。缭垣外,西风吹到,憔悴旧家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