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吾乡城外北室宛转皆亭园自北门外南彻浮桥最。宋代。郑刚中。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年少不知身解老,曾交豪气与春争。
过吕仲木宅同吕道夫马君卿。明代。何景明。 夏访吕子居,乃在北城阴。门临古墙渠,上有高树林。展席流南薰,开轩睇北岑。况谐同心友,听此和鸣禽。佳人出素帙,高词播名琛。亮哉清庙瑟,凄其白头吟。一弹意不足,三叹有馀音。因之览玄古,寥寥伤我心。
诚上人道元树石。元代。黄玠。 江风吹树叶尽脱,交枝相缠乱如结。箸节刻露夔一足,霜雪几年冻不折。昨夜沙头秋水生,怒湍触石与枨争。恐为浮槎逐海客,不见土羊成木精。
晓过福清竹院。清代。厉鹗。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题九老图。明代。童轩。 我闻神仙人,往往不易得。斯图绘九老,乃类瀛洲客。容颜尚渥丹,须发尽垂雪。想当香山游,高会总英特。安定司马胡,冯翊卫尉吉。刘郑宜可肩,卢张亦同列。就中老居士,颇忆姓是白。平生慕出仕,稍稍著勋业。一朝服官政,归兴浩若决。复有元爽翁,齿数已过百。僧人如满徒,少日共乡陌。投闲时盍簪,气味迥无别。临流抚鸣琴,倚杖听啼鴂。长松雨初过,草色翠如叠。优游竟忘疲,聊以卒岁月。予亦旷达人,奔走困仕辙。何年预斯会,不俟残齿缺。愿陪衣冠后,石涧采薇蕨。
浣溪沙 晓思。清代。沈谦。 恻恻春寒近五更。半窗斜月叫新莺。梦儿难好却无凭。倚柱有期空盼影,隔花相唤不闻声。最无情处最牵情。
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清代。陈维崧。 漭漭河声,捩柁处、怒涛千尺。绝壁下、鱼龙悲啸,水波欲立。一派灰飞官渡火,五更霜洒中原血。问成皋京索事如何?空陈迹。虫牢外,风萧瑟;癝【病旁易为广字旁】延畔,沙堆积。试中流骋望,百忧横集。混混且拼流日夜,茫茫不辨天南北。但望中似见有人烟,陈桥驿。
为陈必宗题高漫士山水。明代。王恭。 水墨不求似,意在丹青表。前朝独数僧匡然,后有方壶可同调。龙门此日发天机,挥霍霜毫亦神妙。遥林积水湛清晖,金削芙蓉连翠微,中有白云朝暮飞。云飞尽逐青山去,山灵笑谢红锦衣。主人原是幽栖者,乔木苍苍此山下。我亦沧波淡荡人,醉里閒寻有声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