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春秋战国门 再吟。唐代。周昙。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
周昙。 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195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初创二山。宋代。沈辽。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移居诗 其二。清代。张九錝。 莫笑耽吟苦,匆匆唱《渭城》。箪瓢容陋巷,金石出歌声。有事抛家计,耘人待岁成。穷乡谋薄食,终羡是躬耕。
舟中热甚从鄂守李寿翁乞冰雪樱桃。宋代。张孝祥。 熟颗樱桃和露摘,新冰削玉辟风开。南楼纵作一水隔,不遣小舟冲浪来。
送翁少参归蜀。明代。黄佐。 北上曾倾盖,南归但倚楼。旬宣临粤土,俊杰起泸州。菽水情偏共,兰金分亦投。甘为清净退,真脱网罗求。奉檄缘家食,悬车谢国谋。人歌棠所茇,天照柏为舟。白峒开三径,黄花傲九秋。潘舆驰燕喜,郫酒侑鸾讴。宝岫云随望,支江月映流。羡君从此去,扶病赋离忧。
偶与仙翁草阁期,清尊碧簟昼栖迟。才名不忝三君后,人物能谈万历时。
绮季行藏岩桂老,少陵家国杜鹃知。可堪日暮山阳笛,泪落江城自咏诗。
夏日邀陈昌箕魂惟度许九日周釜山小集依韵酬陈昌箕。清代。王广心。 偶与仙翁草阁期,清尊碧簟昼栖迟。才名不忝三君后,人物能谈万历时。绮季行藏岩桂老,少陵家国杜鹃知。可堪日暮山阳笛,泪落江城自咏诗。
题鼓山。宋代。郑江。 携檄来游石鼓山,岛洲疑望有无间。大江潮落海门出,洞口云深月户关。名揭君谟椽笔健,诗留子直翠珉斑。古灵更有碑三字,屴崱须登莫倦还。
端嘉杂诗二十首 其二十。宋代。刘克庄。 秺侯世世袭蝉冠,庾氏人人筑将坛。但见门中俱贵盛,谁怜陛下最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