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题柳。唐代。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寄王丹徒公济二首 其二。明代。李东阳。 美人别我来,赠我冰丝弦。弦直似君操,弦清似君言。一弹不成调,再鼓不成欢。旧曲不复记,离愁莽无端。山高水复远,君去何时还。我琴不必工,虽工向谁弹。古人知音少,今人知音难。
绩溪二咏 豁然亭。宋代。苏辙。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经秋卧病闻斤响,此日登临负酒船。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题赚兰亭图。宋代。刘克庄。 山阴茧纸见者希,辨才传之于永师。行年八十手不释,栖之梁上鬼莫窥。虬须天子欲得之,威以祸福僧诡辞。智勇至此无所施,相国房公乃设奇。东台御史奉诏驰,易服变姓谒老缁。止客置醴因联诗,评书订画犹埙篪。稍稍益狎不见疑,卷而怀之若拾遗。须臾□都得台移,都督传诏来龙墀。僧绝复苏成白痴,始悟学究即绣衣。文皇如尧房如夔,磊磊落落两曜垂。谲取一帖安肯为,帖归天上神护持。搨本之价犹不赀,他日昭陵以自随。温韬掘者果是非,世人空宝定武碑。
和屠元勋韵。明代。李东阳。 杖屦城南得得来,寺门今日许重开。溪流过雨蘋生岸,林影翻风竹映杯。我醉不辞桑落酒,僧高长住贝多台。吟风赏月当年事,莫作三生石上猜。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宋代。苏辙。 云跨南溟,南北一雨。瞻望匪遥,槛穽斯阻。梦往从之,引手相抚。笑言未半,舍我不伫。
摸鱼儿 复用前韵。元代。白朴。 问谁歌、六朝琼树。当年春满庭宇。歌残夜月西风起,吹动一川禾黍。愁绝处。□□汝。姑苏麋鹿成群侣。清樽谩举。对淡淡长空,萧萧乔木,慷慨吊今古。生平苦。走遍南州北府。年来颇得幽趣。绿蓑青笠浑无事,醉卧一天风雨。秋几许。沙渚上,渔樵小隐随编户。扁舟脱去。望绮散余霞,江澄净练,还爱谢公句。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唐代。李咸。 重阳乘令序,四野开晴色。日月数初并,乾坤圣登极。菊黄迎酒泛,松翠凌霜直。游海难为深,负山徒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