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瀹清茗,自谓绝世清。终然犯烟火,况复劳煎烹。
岂如午霁馀,探此竹外楹。柘浆发甘和,宝盌凝寒晶。
心胸既清凉,齿颊亦锵鸣。吞腥期永谢,饮玉希长生。
次彭应之餐雪韵。唐代。朱熹。 雪水瀹清茗,自谓绝世清。终然犯烟火,况复劳煎烹。岂如午霁馀,探此竹外楹。柘浆发甘和,宝盌凝寒晶。心胸既清凉,齿颊亦锵鸣。吞腥期永谢,饮玉希长生。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元代。奥敦周卿。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从军乐军中录示诸将 其二。宋代。王称。 秋原草色残,千骑拥雕鞍。共道从军乐,谁歌行路难。雕戈挥日落,玉剑抉云寒。准拟功成日,同归谒禁銮。
秋怀 其一。明代。李邺嗣。 我心悲四序,秋天不可长。登高莽难辨,中原亦奔茫。长跪复西向,诸陵黯苍苍。束发读六经,岂知早投荒。夜中回月御,若木应可望。裴回入空巷,旅谷撷满筐。忆此句践国,霸气久未央。曾闻采葛妇,悲吟奉吾王。薄脯临浙水,吾臣泪盈裳。
太师行寄王太史彦舟。宋代。米芾。 太师天源环赐第,自榜回鸾鸦雀避。好宾嗜古富图书,玉轴牙签捧珠翠。歌舞陈前慰俗人,不倾玉沥发银縢。王郎十八魁天下,招客同延贵客星。末出东晋十三帖,此第十一石蕴琼。绢标间是褚公写,误以右军标作谢。我时指出一座惊,精神焕起光相射。磨墨要余定等差,谢公郁勃冠烟华。当时倾笈换不得,归来呕血目生花。十五年间两到国,朱门如旧无高牙。帖归翰长以姻媾,忽然陈前兴健嗟。开元玺封寻复出,永存珍秘相王涯。翰林印著建中岁,王谢炎灵传更贵。副车侍中王贻永,出征不货收文艺。太常借模真却还,郗愔入版馀皆弃。芳林鬻第书有行,次入太师重姓李。我识翰长自布衣,论文写字不相非。知己酷好辍己好,惠然发箧手见归。谢安谈笑康江左,物外人标没两大。子敬合书只后批,天才物望都无那。治乱悠悠八百年,人隆偶聚散亦遄。兵火水土不随劫,端使米老铺案间。我生辛卯两丙运,今岁步辛月亦然。丙申时宜辛丑日,此帖忽至庸非天。临风浩思王仲宝,江南宰相只谢安。
悼筹堂。金朝。李俊民。 霞鞍金辔紫丝绦,玉带红靴织翠袍。赳赳少年真手臂,津津玉气见眉毫。不愁造化功难补,可惜秋山势自高。那免牛车身后患,一场春梦亦徒劳。
正月初六同饮天恍宗侯 其二。明代。李孙宸。 相逢落日白门前,意气王孙自可怜。大雅独追竹素业,小山还赋桂丛篇。种多玉树庭阴合,纫有芳兰杂佩传。华燕未须劳秉烛,青藜夜夜阁中燃。
农家三首 其三。宋代。李彭。 牛羊腯以肥,鸭鸡大且硕。里正少经过,谁能事烹击。年丰大作社,妇姑得纺绩。吾生本完肤,箴砭困无疾。十年遭追胥,翻倒徒四壁。从今得安眠,络纬鸣唧唧。
入辰州界道中用頔子韵。宋代。王庭圭。 路入荒溪恶,波穿乱石跳。骑驴行木杪,避水转山腰。倒挂猿当道,横过竹渡桥。吾生本如寄,岁晚尚飘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