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夕飙急,木落洞庭波。几叠云屏好,一生秋梦多。
祝孝友作枕屏小景以霜馀茂树名之因题此诗。唐代。朱熹。 山寒夕飙急,木落洞庭波。几叠云屏好,一生秋梦多。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题赵子昂林木。明代。郑善夫。 元朝学士宋家子,手得丹青古莫比。笔端点染入精妙,心上经纶乃如此。唐之毕宏宋郭熙,林木山水那兼美。一匹缣素动数旬,工夫细腻世绝伦。未论意象补造化,已觉气势生风云。眼中蛟龙相盘拿,风云变态何诧嗟。草间莫着王孙足,王孙芳草今天涯。君不见马远区区念宋家,残山剩水胡为耶。
得赵吏部所附第二书。宋代。彭汝砺。 日月不停如转车,匆匆还见岁其除。已行沙漠数千里,才得京华第二书。一读令人喜不寐,万金于我实何如。遥知日月从三友,弟劝兄酬乐只且。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六十八。宋代。释慧远。 大地山河不现,虚空冷汗通身。拄杖头边路绝,髑髅眼里抽筋。
春深三首。宋代。苏辙。 郊原红绿变青阴,闭户不知春已深。稍喜荒畦添野荠,坐看新竹补疏林。帘中飞絮萦残梦,窗外啼莺伴独吟。欲听楞严终懒出,道人知我祖无心。
早春次韵 其五。宋代。李正民。 画梁将宿燕,杨柳欲藏莺。贤杰筹前箸,寰区望洗兵。悬鹑空自愧,磨楯敢言情。闻说山西将,扬威正启行。
春社礼成借用寺簿释奠诗韵呈诸同官。宋代。罗愿。 素餐深觉愧涟漪,后稷勾龙实吏师。平土至今犹有赖,配天在昔盖多仪。操豚底用勤巫祝,饷黍行看媚妇儿。海内和平颂声作,登歌还有载芟诗。
赠潮阳吴光卿。明代。韩上桂。 我读适越纪,思君适越吟。越吟一声风飒飒,高山流水谁知音。钟期伯牙今已矣,劝君勿抚朱丝琴。急弦促节未易竟,相对浮云万里阴。严陵之风高可拂,洗涤蕴内除烦襟。羊裘大泽不复辨,惟见削壁两石欹嵚岑。潮水之潮何时还,落尽千山与万山。山山斗作芙蓉色,眼看壮士凋朱颜。三十六根连地轴,罗浮雁荡同跻攀。达磨手提一只屦,麻姑耳后垂双环。人生去住曾何定,四岭黄云春树暝。师门使火入虚无,列子乘风凌溟涬。吴歌白苧出兰房,越女采莲移暮艇。沉沉沧海起红轮,瞋目大叫云中迥。子今杖策跨崆峒,我将赤脚蓬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