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讨经论,苦行峻廉隅。
伪契已无分,买山云自如。
身为廊庙宰,梦作种田夫。
欲辨身兼梦,还如鼓与桴。
明叔惠示二颂。唐代。黄庭坚。 平生讨经论,苦行峻廉隅。伪契已无分,买山云自如。身为廊庙宰,梦作种田夫。欲辨身兼梦,还如鼓与桴。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汲江煎茶。宋代。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秦楼月(送别)。宋代。吴则礼。 怅离阕。淮南三度梅花发。梅花发。片帆西去,落英如雪。新秦古塞人华发。一樽别酒君听说。君听说。胡笳征雁,陇云沙月。
醉归更作远远过溪歌。。卢青山。 山中曲折溪水流,溪中横点石数头。古人因陋造此法,随地取石为桥舟。远远初生无所历,看石看脚心夷犹。招手呼叔不得过,叔指溪石汝自谋。抬脚欲出忽自缩,眼底微波如潮恶。得跨一步气长吁,再看前石宽难跃。汝叔醉后最狂颠,连鞋带裤下水间。牵手同呼一二三,提汝而过开汝颜。到岸呼汝母,自报功劳苦。此溪如天宽,我过如平步。汝心尚幼心尚开,叔心已老疲而衰。似汝艰难似汝畏,此生百折谁为哀。愿汝成年如此日,每艰辛处得扶力。有人为汝功相贺,及汝之难为汝惜。
结交行送武之文。元代。王冕。 江南野人毛发古,骑牛读书无一侣。白眼遥看泰华云,赤脚冷濯沧浪雨。长安小儿不足数,论文忽有东平武。武君胸中气峥嵘,呼吸云梦吞沧溟。笔底春秋决王伯,坐探今古无馀情。青青扬舟渡淮海,江山秀色遥相待。雄文卷尽九江碧,新诗写出庐山翠。西南五老青未了,倏忽骑云过蓬岛。脱略不作公子行,随我骑行踏芳草。人怪我颜何丑老,自觉无人可同调。梅花明月柳花云,独对青山发长啸。武君过我笑我痴,话言时复投其机。柴床卧听夜雨落,草窗坐看秋萤飞。凄凉饮尽客中味,君知我知谁复知。今年丙子旱太苦,江南万里皆焦土。老羸饿死壮者逃,硕鼠欺人暴如虎。武君平生多抱负,对此如何可轻举?武君武君善调护,慎勿轻身学巢许。秋风昨日吹大荒,草木黄落雁南翔。浩然归兴不可降,严君五马一马黄。大兄亦受七品郎,况是迁官归故乡。可知闾里生辉光,我穷衣袖露两肘。回视囊蓖无一有,送君不劝阳关酒。长歌但折江上柳,丈夫有志当自持。不须重此生别离,泪不为此生别滋。天南天北同襟期,明年平原芳草绿。试弓好射衔花鹿,有怀若问山阴竹,中天亦有南飞鹄。
送人之冷泉。元代。善住。 兹游无伴侣,远树独依依。日落征帆急,天寒过客稀。断云随竹锡,残雪照麻衣。应渡西湖去,闻钟入翠微。
寄徐子。明代。李时行。 穷爱南州徐孺子,风流文采向人高。十年岭海双龙剑,千里云霄一布袍。醉后有诗题竹叶,枕边无梦听松涛。拂衣我欲沧浪去,回首清歌羡汝曹。
与殷晋安别。魏晋。陶渊明。 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后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