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为幽寺,松边世外心。
翠明山欲近,碧暗水疑深。
鸟触岚光破,鱼惊屐乡沈。
轮他茅舍好,径转绿罗岑。
望润中田舍。唐代。汪炎昶。 本不为幽寺,松边世外心。翠明山欲近,碧暗水疑深。鸟触岚光破,鱼惊屐乡沈。轮他茅舍好,径转绿罗岑。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长信宫二首 其二。唐代。于武陵。 一失辇前恩,绮罗生暗尘。惟应深夜月,独伴向隅人。长信翠蛾老,昭阳红粉新。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
甘州。近现代。丁宁。 甚东风不为护春阴,偏传子规声。叹江南路杳,岁华如电,残梦星星。目断埋香三径,俊赏已飘零。寂寞梨云冷,往事空惊。绕遍红阑十二,觅飞花无处,但听啼莺。记攀条远浦,微雨正清明。且休纵天涯萍迹,问扁舟何日是归程。离亭感。似阶前草。春去还生。
见牡丹呈诸友。宋代。袁甫。 从来洛花天下最,姚黄魏紫尤奇异。坐令百花失颜色,唤作国香谁是对。十年之前来新安,阅尽妖娆兴欲兰。晚得一枝睡露蝉,分明好似画中看。人世匆匆驹过隙,重游正值春三月。园丁折得数盘来,旋买甆谩成列。殷红照日更嫣然。轻素含风玉色鲜。中有杨妃曾一捻,咄哉尤物累天全。我今褰惧问疾苦,皇华那受妖花污。掷置道旁何足惜,亦如佞人吾所恶。顿使心胸和且平,况闻麦陇香气腾。处处一犁春雨足,家家合掌庆丰登。
春送赵文观送故合州座主神榇归洛。唐代。贯休。 喜继于悲锦水东,还乡仙骑却寻嵩。再烧良玉尧云动,方报深恩绛帐空。远道灵輀春欲尽,乱山羸马恨无穷。他年必立吾君侧,好把书绅答至公。
沁园春 元夜侍祖父母家宴。清代。庄盘珠。 桂魄初圆,绮席开时,花灯共辉。正帘栊寒悄,柳条绿浅,池台雨润,草色青回。叶叶衣香,珊珊佩响,同上高堂捧玉卮。还思想、愿年年今夕,长是如斯。椿萱递庆齐眉。算我著、莱衣最后随。听红牙拍遍,莺喉宛转,紫箫吹彻,蝶梦惊疑。锦袖围风,翠屏障晓,莫放城头画鼓催。梅花睡,被歌声唤醒,伴我裴怀。
春兴 其一。清代。伊麟。 春风吹蓬庐,屋上出短草。嗟尔物何知,欣欣及时好。携锄理花畦,土膏射晴昊。甲拆纷离披,剪伐伤指爪。指伤不足惜,勿使滋蔓老。
望江南。宋代。吴潜。 家山好,底事尚忘归。但我辞荣还避辱,从渠把是却成非。跳出世关机。将五十,老相已相催。争得气来有甚底,更加官后亦何为。奉劝莫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