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
数宵黄合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
顾我岂能夸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
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欹郑谷傍。
和孙舍人重过陕下二首。唐代。魏野。 二陕重过一纪强,麻衣已变椹袍光。数宵黄合延三字,几处青楼认五郎。顾我岂能夸舌在,逢君宁复叹唇亡。大龙头丧同伤处,吏隐亭欹郑谷傍。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哭陷边许兵马使。唐代。曹唐。 北风裂地黯边霜,战败桑干日色黄。故国暗回残士卒,新坟空葬旧衣裳。散牵细马嘶青草,任去佳人吊白杨。除却阴符与兵法,更无一物在仪床。
次韵晚春二首 其一。宋代。戴炳。 一襟尘欲满,刮眼得新诗。风絮遗春恨,烟花隔岁期。笋抽虫半蚀,樱熟鸟先窥。光景浑如此,心闲即好时。
法云寺。宋代。陆游。 勾践旧国古会稽,南山拥郭分东西,城门大路引绳直,西走百里皆平堤。客行欲晓到梅市。喔喔尚听城中鸡。法云古寺临大泽,风皱百顷青玻璃。迎来送往此其地,素壁时见前人题。乖离会合浩莫计,历观名氏空含凄。山僧惯见为客叹,荣悴从来如夜旦。明年吾栖插天半,世事君须倚阑看。
田家杂兴五首 其一。明代。周是修。 竹外四三家,通江径路斜。得钱新买犊,就水屡移车。稚子晴探椹,荆妻早种瓜。日高初饱饭,种火去烧畬。
蝶恋花六首 其三。清代。王时翔。 凉透西风秋欲暮。记起当年,清照消魂句。人病不窥帘外路。黄花自瘦无人处。苦茗一瓯香一炷。叠遍银笺,懒把秋词做。昵语已遭归燕絮。嫩晴天更阑珊雨。
石头滩作。唐代。崔国辅。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濑。因高见远境,尽此数州内。羽山数点青,海岸杂光碎。离离树木少,漭漭湖波大。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须臾遂入夜,楚色有微霭。寻远迹已穷,遗荣事多昧。一身犹未理,安得济时代。且泛朝夕潮,荷衣蕙为带。
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宋代。陆游。 富贵思归岂坐迂,?山种芋已成区。独归它日公无憾,天际烟帆与石俱。
送子约弟访董太史于苕溪因怀殊胜寺旧游。明代。皇甫汸。 越国青山外,吴江芳草前。夜帆看独往,春水怅悠然。过寺迷初地,逢桥记昔年。还闻倒屣处,应得蔡邕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