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浣溪沙青团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唐代。辛弃疾。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简张仲举待制。宋代。郑元祐。 宵占两两使星东,川后迎恩启閟宫。海上天灯悬宝月,帷中神语飒冷风。云团芝盖香烟直,春入衢尊酒味同。况是词臣工致祝,鲸波永息岁恒丰。
剑。唐代。李峤。 我有昆吾剑,求趋夫子庭。白虹时切玉,紫气夜干星。锷上芙蓉动,匣中霜雪明。倚天持报国,画地取雄名。
祝黄氏大孺人。清代。陈恭尹。 柏舟堪向世人誇,天上高居只两家。月殿嫦娥多桂子,瑶池王母有桃花。
寿王生革母。明代。唐顺之。 之子门生秀,传经契独深。还因饮冰志,更识和丸心。贫供江水馔,诗献柏舟吟。古来推善养,尹母复如今。
瑞鹤仙 咏百舌鸟同云臣赋。清代。陈维崧。 绿杨庭院悄。正交网筛春,绮窗弄晓。红蕤枕斜抱。蓦枝头睍睆,信风吹到。如簧慢奏。递耳畔、那人知道。把旧愁、向五更头,说个绵蛮不了。袅袅。咽时逾响,溜处偏圆,百般轻巧。讵知衰鬓,贪散诞,学庄老。入春来,猛被花枝招恨,又被禽声唤恼。待来朝、索性连他,和花都拗。
牡丹。宋代。施枢。 天然贵格镇群芳,细雨丛中试宝妆。肯与乱红争国色,甘同柔绿挽春光。玉阑倚困娇无力,金鸭沉烟不敢香。可惜承恩亭北赋,苦无妙语告君王。
游感山题甘露台。宋代。姚勉。 讲师曾此雨天花,台筑山椒几岁华。一盖云松擎羽葆,四盘江水走龙蛇。好教绝顶崚嶒出,莫放浓阴荟蔚遮。应有醍醐余味在,僧房试觅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