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借出
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请看良买藏金玉。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古为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忆君清梦熟。觉来笑我便便腹。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归朝欢·万里康成西走蜀。唐代。辛弃疾。 书不借出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请看良买藏金玉。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古为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忆君清梦熟。觉来笑我便便腹。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依韵酬常循州。唐代。徐夤。 早年花县拜潘郎,寻忝飞鸣出桂堂。日走登天长似箭,人同红树岂经霜。帆分南浦知离别,驾在东州更可伤。公论一麾将塞诏,且随征令过潇湘。
宿云居十住轩。宋代。李彭。 尘事起滥觞,汹汹涛头聚。对镜眼生花,寻幽心脱兔。欧峰阻跻攀,榆柳春再暮。维时春作夏,起我勤杖屦。扪萝惑去蹊,陟巘忘故步。大壑埋白云,阴崖崩老树。萦纡幽鸟道,突兀升洞府。厖眉老比丘,倒屣蒙顾遇。曾未契三关,遽已栖十住。晖晖天横参,稍稍窗送曙。华鲸破短梦,山禽唤新句。伊予群念息,亦遭回俗驭。徒为三日留,复在邯郸路。
次王勉夫见招。宋代。章甫。 浪迹踰三纪,知音只数公。拙非今日用,愚与古人同。宾客虽常满,箪瓢或屡空。躬耕逢岁旱,拄杖立西风。
夜眠听雨。清代。沈光文。 遇晴常听月,无月听偏难。海怒声疑近,溪喧势作寒。閒枝惊鸟宿,野渚洽鱼欢。梦与诗争局,诗成梦亦残。
山村晓思。唐代。于濆。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拟大明铙歌曲十八首 其十六 纳噶楚。明代。胡应麟。 纳噶楚,居金山。二十馀万众,虎视一何眈眈。帝命上公冯,统兵出全燕。天威所震慑,敌骑不敢驰,敌弓不敢弯。二十馀万众,一时赴长安。摐金伐鼓壮士欢,筑三受降玉门关。
偷声木兰花 题关东席端伯小像。清代。陈维崧。 画师要写萧疏意,先画绿杨丝踠地。斑竹阑干,傍倚高人兴邈然。五侯七贵枌榆盛,家本辽阳争借问。总不关渠,只爱荷香扑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