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好此奇服兮,岁荏苒而华颠。闻若人之好修兮,搴众芳而独专。
结微情以陈词兮,鳞鸿杳以无传。惟圣哲之茂行兮,在举能而任贤。
横江湖以扬舲兮,宁维楫之可捐。烂晨光兮破群幽,清风发兮凉气飕飕。
琼佩兮锵锵,玉鸾鸣兮啾啾。时不可兮骤得,君胡为乎此留。
和楼倅宗簿 其二。唐代。刘宰。 余幼好此奇服兮,岁荏苒而华颠。闻若人之好修兮,搴众芳而独专。结微情以陈词兮,鳞鸿杳以无传。惟圣哲之茂行兮,在举能而任贤。横江湖以扬舲兮,宁维楫之可捐。烂晨光兮破群幽,清风发兮凉气飕飕。琼佩兮锵锵,玉鸾鸣兮啾啾。时不可兮骤得,君胡为乎此留。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五月望月食。明代。何景明。 月食逢中夏,山城黯黯阴。孤灯今夕泪,哀角万方心。雾嶂看初灭,风帘望转沉。清光无远复,斋坐及更深。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三。明代。释函可。 言别多哽咽,况我大漠中。我身如断梗,尔身亦飘蓬。相聚虽一岁,恍惚数夕同。尔留已多恨,尔去更何穷。秋风振高林,落叶分西东。雁飞不成队,菊开不成丛。作书报汝师,兼上老人峰。平安复平安,把笔心正忡。
鸡鸣寺雨中晚眺。明代。夏鍭。 蒋帝山高幕府空,鸡笼顶上望西宫。傍人莫问六朝事,只在满城烟雨中。
上李相。元代。曹伯启。 昔戴豸冠居汉北,今分虎节镇山东。范滂素有澄清志,黄霸能施抚字功。数月讴歌声藉藉,一时民物气融融。姓名已覆金瓯底,望决恩波及泮宫。
苏幕遮 咏秋海棠和外。清代。张学典。 嫩舒红,轻剪翠。拂拭新妆,一种天然媚。浅晕胭脂凝宿醉。力怯凭阑,香梦初惊起。映残霞,笼晓雾。娇态含情,欲语还羞吐。自是月中丹桂侣。一夜金风,吹向瑶阶聚。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 其五。明代。徐祯卿。 熊子今何在,秋应奉使还。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沛泽从天降,三军动地欢。思君问边略,何日接清班。
春日奉陪子安诸公游石门。宋代。李弥逊。 提壶唤新春,病客春思搅。茶瓯曲肱罢。联屐事幽讨。叩门探繁香,翠蔓花尚少。却携二三子,深行出飞鸟。羊肠走鸣泉,凤尾摇寒篠。俯窥万蟛烟,筇声响林杪。汤休真解事,煮饼禅坊悄。杯盘坐晚涧,落业风自扫。眼明玉华阴,桃枝露红小。更倾樽中馀,邀月下云表。澄江静可鉴,合嶂青未了。石梁接楼居,屋解挂参昂。谁知人间世,仿佛见三岛。烟尘暗中原,怀抱镇煎焰。一行瘴海头,岁月不知老。金兰有佳士,相见独不早。于蒿得长松,颇亦慰枯杭,春风正颠狂,日日被花恼。欢来即相觅,真处在草草。身名两姑置,有酒为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