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害风都不管。乐清闲、恣情慵懒。纸袄麻衣,教人说短。我咱自知凉暖。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功满。稳驾祥云,独通霄汉。尽
夜行船·王哲害风都不管。唐代。王哲。 王哲害风都不管。乐清闲、恣情慵懒。纸袄麻衣,教人说短。我咱自知凉暖。一炷名香经十卷。三千日、行成功满。稳驾祥云,独通霄汉。尽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艮岳百咏 踯躅岿。唐代。李质。 春风晓日乱晴霞,艳艳初开一岿花。疑是仙琴红玉轸,醉归遗在紫皇家。
客有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唐代。聂夷中。 后达多晚荣,速得多疾倾。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在暖须在桑,在饱须在耕。君子贵弘道,道弘无不亨。太阳垂好光,毛发悉见形。我亦二十年,直似戴盆行。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未必尽有玉,玉且间石生。精卫一微物,犹恐填海平。
虞美人(和赵承之送权朝美接伴)。宋代。王安中。 文昌郎自文无比。风露行千里。试寻天上使星看。却见锦衣白昼、过乡关。边城落照孤鸿外。联璧人相对。应吟红叶送清秋。向我旧题诗处、更重游。
菊花新。宋代。杜安世。 坐卧双眉镇长敛。绣户初开花满院。罗帏翠屏空,风微动、玉炉烟飐。儿夫心肠多薄幸,百计思、难为拘捡。几回向伊言,交今后、更休抛闪。
观潮小引。清代。永瑆。 海风卷云入车箱,白波一线起东方。须臾雪涛万丈强,震霆倏过澄江光。来如战酣去如忘,天地动定非可常。端居未始观物变,小知笑彼图南翔。
登山寺。唐代。杜荀鹤。 山半一山寺,野人秋日登。就中偏爱石,独上最高层。有果猿攀树,无斋鸽看僧。儒门自多事,来此复何能。
味梅歌。明代。张弼。 紫阳先生百世豪,作易本义穷丝毫。梦寐周文见康节,天地心髓难容逃。遗韵流风在闽建,后学探求如对面。建宁城中我老彭,心如朝阳眼如电。味易膏腴却味梅,梅花消息易中来。风霜摧改万物息,天地巳复生蓓蕾。葩含萼裹春都具,雪涧冰崖是何处。忽然绽破一两椒,总领杏桃千万树。乃知一画微阳新,三十六宫都是春。小无内兮大无外,孰能越此天地仁。老彭味梅乃如此,岂云甘苦酸辛耳。水曹何郎起山林,玩物适情在至理。沈吟紫阳和梅篇,清馨齿颊欲流涎。开门正与东风会,一轮皓月当青天。
书无锡高老愚翁家传后。近现代。陈三立。 行郁惠山旁,中有隐君子。承传讲学风,刻厉饬伦纪。一世腾万里,祸乱愈弗止。侈言匹夫责,诡遇余丧己。先生瞑槁梧,内证主静旨。道胜物不疵,县解不老死。两孤抑何贤,寤寐绵神理。扬芬采曲儒,薄俗宁获此。钱生契独行,立传追范史。吾衰美其文,缀咏亦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