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篁深处润沾衣,也觉浓阴渐渐肥。便放轻舟剪烟景,密云又作雨丝飞。
雨后瀛台即景 其四。唐代。弘历。 松篁深处润沾衣,也觉浓阴渐渐肥。便放轻舟剪烟景,密云又作雨丝飞。
...
弘历。
涉小溪宿淡山。宋代。杨万里。 径仄愁斜步,溪深怯正看。破船能不渡,晴色敢辞寒。白退山云细,青还玉宇宽。险艰明巳济,鬼梦未渠安。
独立。清代。梁佩兰。 独立在溪桥,溪声助寂寥。夕阳帆背动,秋色石林骄。落叶依归雁,疏钟应上潮。美人天外思,延望一何遥。
清平乐 初入县廨,小步东园桃花下,漫赋此词。清代。樊增祥。 暖风吹面。半臂轻绵换。桃李东园开烂熳。消领春光一半。去时雨熟黄梅。归日酴醾未开。伶俐画檐双鹊,花梢等得春来。
读山海经(二首)。明代。童冀。 白日出扶桑,流光丹若木。东西几万里,倒影射蒙谷。尝闻瀛海上,半夜见日浴。如何北荒外,乃有龙衔烛。
忆别。明代。陈子升。 邑井观鱼处,新丰策蹇时。阿咸挥麈尾,匡鼎解人颐。荒径暌三益,临风怅别离。何当同旅雁,过岳复相随。
大恺。清代。李必恒。 奏恺乐,歌《彤弓》。摐鼍鼓,铿鲸钟。酒再行,乐三终。群臣拜手上帝功。帝不自功谓女庸。尔诸臣来,大者公,小者侯。厘尔圭瓒,秬鬯一卣。维兹山川田土弗敢爱,分土三,列爵五。及苗裔,永终誊。
无题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花柳亭台半劫灰,故人沦落共徘徊。湖光山色西施舸,水影月香和靖梅。鸿蹋雪泥犹记迹,鹤归华表总成哀。一尊浊酒和愁酌,泪洒东风醉玉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