烱烱晨星稀复稀,明月满天垂紫薇。灵瑟风生帝女至,金茎露冷仙人归。
汉庭朱雁去已远,昆池碧鸡竟谁依。仰天长啸好自去,十年吾负山中衣。
秋夜吟。唐代。宗臣。 烱烱晨星稀复稀,明月满天垂紫薇。灵瑟风生帝女至,金茎露冷仙人归。汉庭朱雁去已远,昆池碧鸡竟谁依。仰天长啸好自去,十年吾负山中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滦京杂咏一百首 其三。元代。杨允孚。 宫车次第起昌平,烛炬千笼列火城。才入居庸三四里,珠帘高揭听啼莺。
同胡原仲吴公路游清湍亭赋诗得流字。宋代。刘子翚。 出山曾几时,桂露飒已秋。兴来任两屐,散此默默忧。岚光近仍灭,鸟语静忽流。新亭迥临危,急润循岩陬。上有独树荫,下有鸣湍幽。长飙一振荡,俯仰闻飕飕。平生尘累心,净尽迥此游。徘徊啸咏发,瞻眺穷林丘。天寒云已归,山好客自留,悠然百不知,日月过则休。人生乐在我,何必遂所求。
春意三绝 其二。宋代。李彭。 裁云为柳雪为花,恼乱中年春意赊。庭宇风微教驯鹤,池塘日暖浴娇鸦。
桥上。元代。陈高。 落日清溪上,凉风梓树秋。北来船竟泊,南去水空流。宇宙终无极,干戈未肯休。野人无意绪,独立数归鸥。
寓天宁寺戚可大兄弟归省。明代。罗洪先。 两生来就傅,适我卧精庐。共器餐僧饭,分灯读父书。思归缘问寝,谋道岂怀居。试论西河易,离群何所如。
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宋代。苏轼。 飞檐临古道,高榜劝游人。未即令公隐,聊须濯路尘。茅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林缺湖光漏,窗明野意新。居民惟白帽,过客漫朱轮。山好留归屐,风回落醉巾。他年谁改筑,旧制不须因。再到吾虽老,犹堪作坐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