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途忽到此,世事顿相违。月色轻随马,松枝乱拂衣。
相逢青满眼,并对绿成围。便作幽栖得,何须问钓矶。
初夏夜同明卿元美游张氏园亭五首 其一。唐代。宗臣。 尘途忽到此,世事顿相违。月色轻随马,松枝乱拂衣。相逢青满眼,并对绿成围。便作幽栖得,何须问钓矶。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秋景 远客坐长夜。宋代。刘辰翁。 身是秋风客,游梁更赋梁。此时家在远,独坐夜偏长。岁月黑貂晚,江湖白雁霜。乌皮人兀兀,蟾影海茫茫。扣角馀三叹,闻鸡悄四荒。炉烟秋伏枕,谁念待班行。
遣载入闽从李守约。宋代。黄大受。 考亭高弟说乌洲,小子何妨作远游。问学再三勤管贯,立身第一在操修。机心仅可文章用,邪说毋从释老求。更做程文须典实,年来华藻近轻浮。
山歌 其六。清代。黄遵宪。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着中心只说郎。
乙巳冬十月随幼男赴海陵丞中途遇交代有开正。宋代。孙介。 整棹姚江到海陵,稽徊四十月行程。相逢既诺交承约,少待何妨信义明。戚戚已无终岁虑,琅琅先有诵书声。夫妻白首皆天幸,三乐无惭好弟兄。
送马良佐学士还南京。明代。王鏊。 白门柳色罢啼莺,归拥金莲院吏惊。北地主人供案立,庐江太守傍车行。家传易学无笺注,驿递诗筒有课程。潇洒玉亭谁复到,竹间为认旧题名。
清平乐。近现代。傅熊湘。 恹恹病起。又近灯初矣。遥夜月明天似水。咫尺银河千里。明湖重话前游。藕花香里扁舟。一样山温水软,几时却向苏州。
浪淘沙。宋代。程垓。 山尽雨溪头。水合天浮。行人莫赋大江愁。且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鱼雁两悠悠。烟断云收。谁教此水却西流。载我相思千点泪,还与青楼。
春日游钟山以溪回松风长分韵得长字。明代。张孟兼。 访古来钟阜,寻僧问草堂。千年猿鹤静,一径石林荒。泉落春水细,梅留腊雪香。乡心怜薄暮,矫首碧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