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丈雪,寒色满荆榛。唯吾咫尺地,留得故园春。
寒夜同助甫访子畏见盆草有岁寒之感焉遂人赋之五首 其一。唐代。宗臣。 长安十丈雪,寒色满荆榛。唯吾咫尺地,留得故园春。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和梅知府寄来诗韵 其三。元代。李延兴。 离筵酒尽暮烟微,儿子牵衣泣草扉。万里风尘诸弟散,十年江海故人稀。少陵苦恨无家别,季子羞誇衣锦归。谩忆山窗啸吟处,缃帘花影叠朝晖。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宋代。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岁暮山居杂感 其四。明代。谢元汴。 胸有真山水,看山何必山。振衣千仞际,坐客下床间。楚汉人安往,英雄事可删。嗣宗与叔夜,各梦不相关。
同人登吴山延庆道院看月分韵得天字。唐代。全祖望。 日昨中秋月黯然,新晴喜上吴山颠。左江右湖新涨绿,山色与之俱洄沿。杰阁凌虚挹西爽,候虫草际鸣戋戋。斜阳欲落未肯落,一角犹挂前檐前。忽然飞玄不知处,清辉续照生寒烟。寒烟和月堕入水,精庐倒影迷地天。此时老子兴不浅,直欲凌风恣孤骞。划然长啸声所到,留遗犹堪五百年。人生陆陆尘雾里,安得欢会永蝉连。良朋夜夜共樽酒,月亦无复阙与圆。
寓宝应寺 其二。明代。吴与弼。 古塔多高兴,重临又几年。云烟清晓际,花柳仲春天。病眼得无恙,尘襟已旷然。题诗人欲去,好鸟正蹁跹。
酬正录直学。宋代。徐鹿卿。 横浦虽然一角天,周程清化几经年。从前步武堪同辙,近里工夫好着鞭。自笑已居王勃后,相期常恐祖生先。地麟自此符佳谶,魁宿联辉庾岭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