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太湖北,作吏太湖南。
驿路鸡鸣近,山城树影含。
万川疏沃野,百室竞春蚕。
幸此犹吾土,微官也自堪。
送白尉往湖州。唐代。唐顺之。 君家太湖北,作吏太湖南。驿路鸡鸣近,山城树影含。万川疏沃野,百室竞春蚕。幸此犹吾土,微官也自堪。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乞骸后奉答周观察子贤。明代。顾璘。 燕河舟楫三春水,浙路旌旄十郡山。海内交情倾盖晚,江南归思乞骸还。青霄气偃松杉老,丹壑秋深杞菊斑。祇恐远游辞膝下,敢云高举出人间。
踏莎行。宋代。卢炳。 秋色人家,夕阳洲渚。西风催过黄华渡。江烟引素忽飞来,水禽破暝双双去。奔走红尘,栖迟羁旅。断肠犹忆江南句。白云低处雁回峰,明朝便踏潇湘路。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唐代。李咸用。 为儒自愧已多年,文赋歌诗路不专。肯信披沙难见宝,只怜苫草易成编。燕昭寤寐常求骏,郭隗寻思未是贤。且固初心希一试,箭穿正鹄岂无缘。揣情摩意已无功,只把篇章助国风。宋玉谩夸云雨会,谢连宁许梦魂通。愁成旅鬓千丝乱,吟得寒缸短焰终。难世好居郊野地,出门常喜与人同。惠子休惊学五车,沛公方起斩长蛇。六雄互欲吞诸国,四海终须作一家。自古经纶成世务,暂时朱绿比朝霞。人生心口宜相副,莫使尧阶草势斜。不傍江烟访所思,更应无处展愁眉。数杯竹阁花残酒,一局松窗日午棋。多病却疑天与便,自愚潜喜众相欺。非穷非达非高尚,冷笑行藏只独知。闲吟闲坐道相应,远想南华亦自矜。抛掷家乡轻似梦,寻常心地冷于僧。和羹使用非胥靡,忆鲙言词小季鹰。唯仗十篇金玉韵,此中高旨莫阶升。已向丘门老此躯,可堪空作小人儒。吟中景象千般有,书外囊装一物无。润屋必能知早散,辉山应是不轻沽。短衣宁倦重修谒,谁识高阳旧酒徒。松桂寒多众木分,轻浮如叶自纷纭。韶咸古曲教谁爱,山水清音喜独闻。上国共知传大宝,旧交宁复在青云。相逢莫厌杯中酒,同醉同醒只有君。还淳反朴已难期,依德依仁敢暂违。寡欲自应刚正立,无私翻觉友朋稀。旄头影莫侵黄道,傅说星终近紫微。年纪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难早知非。麻衣未识帝城尘,四十为儒是病身。有恨不关衔国耻,无愁直为倚家贫。齐轻东海二高士,汉重商山四老人。一种爱闲闲不得,混时行止却应真。任说天长海影沈,友朋情比未为深。唯应乐处无虚日,大半危时得道心。命达夭殇同白首,价高砖瓦即黄金。他年有要玄珠者,赤水萦纡试一寻。
题画二首 其二。元代。王行。 雨后飞泉下碧湍,长松脩竹草堂寒。无人解识高人意,溪上青山独自看。
梦扬州乐妓和诗。唐代。刘禹锡。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吴子使札来聘。先秦。公羊高。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春词 其五。宋代。白玉蟾。 旦上襌衣试绿罗,情知春暮亦无何。风吹一架荼蘼雪,酒恶频将玉蕊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