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入山前山后州,控弦万骑此屯留。
四郊垒壁犹余警,十载疮痍尚未收。
野长蒿莱仍课马,兵佥子弟更防秋。
使臣多愧询民瘼,自咏小东谁为酬。
顺义公馆次壁间韵。唐代。唐顺之。 虏入山前山后州,控弦万骑此屯留。四郊垒壁犹余警,十载疮痍尚未收。野长蒿莱仍课马,兵佥子弟更防秋。使臣多愧询民瘼,自咏小东谁为酬。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遣兴。宋代。陆游。 老子痴顽愦转蓬,残年嬾复问穷通。赦书虽未除诗债,盟府犹当策酒功。桐岭市回人踏月,柘冈月落鸟呼风。浮生触处无真实,岂独南柯是梦中。
元祐辛未上元后一日同周文之刘瑞迈章纵矩游浮玉。宋代。米芾。 近臈昔夹衣,入春今重裘。天运亦已广,四序或不周。张灯儿戏歇,发兴在沧洲。兹山通玄府,瑶坛帝曾游。荷衣可荐藻,神清不沉牛。厌俗入喧乱,风波屡为忧。昨夕净名天,结客涌不留。一唈寄心契,江澄客漾舟。冰磴若见拒,寒荄如有愁。大块欲动蛰,阴壑尚潜虬。重赏定谁与,春光会和柔。临旷摄北若,持坏结东流。卧石带白云,勒崖托千秋。焦公心赏佳,扫迹愿相投。分山飞鸟争,划水游鳞雠。借我一锡地,为公瓢挂头。
寄田郎。宋代。姜夔。 楚楚田郎亦大奇,少年风味我曾知。春城寒食谁相伴,夜月犁花有所思。剪烛屡呼金鉴落,倚窗闲品玉参差。含情不拟逢人说,鹦鹉能歌自作词。
挽少师相国李公。宋代。张元干。 往在东都日,伤心丙午年。不从三镇割,安得两宫迁。抗议行营上,排奸御榻前。英风成昨梦,遗恨落穷边。
工侍国史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道间志喜成诗以示敬借韵同赋。宋代。程公许。 庚子岁维夏,亢阳一何骄。侵寻徂暑迫,恻怛圣虑焦。祈祷喧三农,雩祀奔百僚。商飙忽以厉,老魃意愈嚣。万井沸汤釜,四野烜赤熛。俄闻罪己诏,还下中兴朝。宝香款太一,嘉荐羞庙祧。移跸给孤园,熏心梵音潮。芝盖屏不御,鸾扇亦罢摇。还宫惨玉色,转烛翻天瓢。小臣忝侍祠,囊封叩层霄。帝念亦劳止,暵灾殊未消。良月始沾洽,封畿转萧条。白瑞弥渴望,冱阴那易料。测景展绣纹,飞霜困青要。麦芒郁不吐,蔬甲半已凋。足蹶丛祠趋,洁蠲沉水烧。忱念交肸蚃,同云散琼瑶。夜窗讶明皎,晓槛俄纷飘。天意竟作悭,瞬息倏已消。冬瘟幸稍压,蝗蛰故自饶。东皇趣命驾,北斗将旋杓。更须絮乱拨,间作珠碎跳。傥幸尺许积,庶几食可邀。民脉馀几何,邦储况复枵。但知骨髓沥,遑恤膏火焦。老我杂班缀,素丝飒飘萧。强令典纶綍,拙不工琢雕。炯兹方寸丹,敢以后福徼。世味本枯淡,癙思剧蒸敲。洒血书绿章,飞神羾清飂。玉食自不甘,黄竹宁复谣。扶持倚梁栋,咨询及刍荛。正途会四辟,贤旌欲旁招。上帝如悔祸,盗贼非难枭。敛尽战锋惨,重使农亩劭。玉烛调气机,黼扆宽旰宵。量才愧拥肿,赋分甘渔樵。经纶有管乐,议论付董鼌。故山归去来,岁晚乐逍遥。曝背茅檐日,击壤歌帝尧。
赠枯崖郑高士三绝 其二。宋代。何梦桂。 历尽冰霜几践更,皮毛剥落骨峥嵘。从前野烧閒花草,莫遣春风吹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