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磴行来尽,松阴转寂寥。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
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夫君轩冕客,此地欲相招。
同皇甫子循游横山二首 其一。唐代。唐顺之。 曲磴行来尽,松阴转寂寥。不知茅屋近,却望石梁遥。叶响疑闻雨,渠寒未上潮。夫君轩冕客,此地欲相招。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秋来到处消魂,忍还忆湖心,暮岚春涨。屐痕不定,评花倚担,捕鱼抛纲。
饧箫茶鼓外,迎一阵香风摇细桨。怪纵少、绿意红情,也尽燕飘莺飏。
西湖月 耕客怀春风湖上之游,仿黄蓬瓮自度商调,填寄远是,索予同按律吕,音乖未能倚声歌也。清代。龚翔麟。 秋来到处消魂,忍还忆湖心,暮岚春涨。屐痕不定,评花倚担,捕鱼抛纲。饧箫茶鼓外,迎一阵香风摇细桨。怪纵少、绿意红情,也尽燕飘莺飏。米囊柔飐墙头,认那角僧房,便停书幌。菰莼信美,荒桥断浦,翠迷烟榜。重游应似梦,况真向浓团乡里望。妒此际、背锦簪萸,霅溪无恙。
和黄山谷读杨妃外传五首 其五。南北朝。王寂。 飞雁秋风汾水上,淋铃夜雨蜀山前。此时一念无料理,阿暪何由双鬓玄。
宗公香莹轩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素质曾将兰麝熏,开轩有意待游人。请看一架晴空雪,又胜桃源洞里春。
小山耸桂。宋代。高似孙。 桂树耸生兮山之幽,匽蹇布沪兮翠交流。壑溪错互云崒霄,石戋戋兮溜鸣青。鹤阴阴兮猿嗷嗷,攀援桂枝兮聊佳留。聊佳留兮迟迟,讯有华兮东篱。风景兮不可支,襟将舒兮孰怡。碕兮曲,山崒屼,揽赜邃兮心恍惚。潏兮沕,寥兮瑟,柽萝密丛灌盘纡兮杳藏日。嶙峋鉴落兮蕫茏回复,榛七葐蒀兮葩华棻郁。青萝素蔓兮功薇芜或毓,兕勇熊兮来啸来伏。山中崊崊兮嵬嵬,泠兮济济。蛩唧兮禽嘶,秋风兮自来。攀桂枝兮聊须留。桂花开兮芙蓉寒,桂花落兮芰荷乾。若人兮悲秋,山中兮胡为不可留。
和王夷仲雪中见贻。宋代。吴芾。 岁晚端居寂寞滨,雪花零乱更愁人。卷帘已觉青山老,入座仍添白发新。写景自怜佳句少,论交还喜宿心亲。来诗况复清如雪,想见吟成泣鬼神。
竹边松外最清新,烟敛风回净辟尘。江阔远分垂钓叟,山空时过采樵人。
摩挲望眼寻幽径,抖擞闲身访近邻。三白会须能一饱,茗盂聊且寄吾真。
雪后昌甫将归章泉斯远诸兄偕来留饮因咏林逋诗约同赋 其三。宋代。韩淲。 竹边松外最清新,烟敛风回净辟尘。江阔远分垂钓叟,山空时过采樵人。摩挲望眼寻幽径,抖擞闲身访近邻。三白会须能一饱,茗盂聊且寄吾真。
花犯 立夏咏梅子用清真梅花韵。明代。彭孙贻。 亚枝低,累累挂绿,秀才卖风味。绀珠匀缀,忆嚼徵含宫,龋齿妍丽。佳人手摘檐牙倚。吞酸私自喜。记前月、红潮初尽,香篝曾共被。心中难抛撇仁儿,春山皱蜇得,和愁憔悴。还可惜,双头打,流莺同坠。难苏醒、日长人困,刚脆滴、樱桃浓睡里。巧一阵、楝花风过,吹芳魂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