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乘雪往,而我溯风行。万壑穿云转,孤舟与石争。
鱼游寒水见,鸥立夕阳明。安道留遗宅,寥寥千载名。
剡溪道中。唐代。宋琬。 昔人乘雪往,而我溯风行。万壑穿云转,孤舟与石争。鱼游寒水见,鸥立夕阳明。安道留遗宅,寥寥千载名。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宋琬。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通州宿慈恩寺简古源上人。明代。郑潜。 何年突兀见此屋,结构凭高瞰河曲。春风吹客出京城,身世渺然犹粒粟。平生壮怀独登楼,况有轩槛当城头。东郊日上宿雨散,北郭天净阴霾收。师来一笑忘坐起,我本与师同浙水。途穷试觅浮海桴,才短犹惭续貂尾。问师今派浚古源,清激冰壶涵表里。银汉耿耿上通津,溟渤滔滔下无底。嗟我莫如方外人,苦被簪绂萦凡身。漫采秋兰泊湘渚,还寻渔父渡江滨。
夏初雨后寻愚溪。唐代。柳宗元。 悠悠雨初霁,独绕清溪曲。引杖试荒泉,解带围新竹。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幸此息营营,啸歌静炎燠。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 其一。南北朝。王寂。 解酲五斗多安用,道通三杯急可周。放下篮舆成一醉,眼高不顾王江州。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百字令 新秋即事。清代。李佩金。 嫩晴庭院,见馀霞散绮,明河清浅。茶沸瓶笙香浥浥,划地凉风似剪。灯晕孤青、烟摇瘦碧,夜色屏纱淡。井梧坠叶,飞来满纸愁怨。忽听钿钏声声,隔墙吹度,离思天涯远。闲煞碧阑干外月,逗影潜窥银蒜。病不禁秋,愁多怯梦,心较痴云懒。无聊吟罢,罗衫泪点犹泫。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宋代。黄庭坚。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田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病中偶书二首 其一。宋代。蔡襄。 已感节候变,物态舒阳春。那复壮年意,如今多病身。净室焚香久,烘炉煮药频。神欢百虑解,销尽眼前尘。